周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 20 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受到密切关注,以寻找有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走向的线索。
在中国经济岌岌可危之际,习近平将在这次五年一次的聚会上获得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这将使他成为潜在的终身总统。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 18 万亿美元的经济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些逆风,包括严厉的 COVID-19 限制、西方制裁、资本外流和正在收缩的房地产泡沫。
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以下三个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领域值得关注。
领导层变动
毫无疑问,习近平将继续保持领导地位——无论是继续担任中共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局常委(PSC)的总书记,还是设立党主席等新职位——大会将宣布一系列负责经济政策的领导职位。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谁将取代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他是 PSC 的第二高官,在大流行期间,他已成为经济问题上最突出的声音。
来自与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有关联的敌对派别的李克强今年 3 月宣布,今年将是他最后一次担任总理,尽管他可能会继续担任 PSC 成员。
在整个习近平的任期内被边缘化后,在外国商界享有盛誉的能说流利英语的李,今年因对经济发出可怕的警告以及地方官员需要更好地平衡大流行遏制和增长而声名鹊起。
虽然李克强没有直接批评北京超严格的“零新冠战略”,但他对经济的强调引发了人们对在近三年来惩罚封锁、大规模检测和边境管制后如何应对疫情的党内分歧的猜测.
李克强
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早些时候宣布打算退休 [文件:Jason Lee/路透社]
被提及的李的可能继任者包括重庆市最高官员、习近平的密友陈敏儿;汪洋,前广东省老板,以相对自由和市场化的观点而闻名;胡春华是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门生,担任副总理,负责扶贫、农业和贸易。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人物是习近平的首席经济顾问、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外界普遍预计他将从中共第二大权力机构政治局的 25 名成员中退休。
据信,从小就认识习近平的曾在哈佛接受教育的刘晓波强调,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优先考虑减轻经济风险、减贫和环境保护。
Trivium China 的经济和贸易分析师泰勒·勒布(Taylor Loeb)表示,刘晓波的继任者可能会成为中国最有权势的经济官员。
“最有可能的两个人是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席何立峰和现任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勒布告诉半岛电视台。
“如果他接替刘的角色,我们可能会考虑采取更加以习近平为主导、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政策。如果是郭,他的倾向将是加大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和去杠杆化。”
国家控制与私营企业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受到国家更严格的控制。
经过前任发起的数十年市场化改革,习近平一再将政治控制、国家安全、不平等和其他问题置于经济增长之上。
“对我来说,关键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否继续服从于‘国家安全’标签——即习近平及其周围精英和精英体系的地位安全——或者经济发展和中国公民的福祉成为首要目标,”中国经济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Carsten Holz 告诉半岛电视台。
“我怀疑我们将继续将‘国家安全’视为主导主题。中国经济只有在危及或支持‘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才重要。”
在习近平“共同繁荣”的推动下,当局发起了全面打击,以遏制从教育和房地产到游戏和科技等行业。
在与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巨头加强监管审查重叠的 12 个月期间,科技行业的 10 大参与者的市值损失了约 2 万亿美元。
尽管习近平将这场运动描述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但人们普遍认为,镇压的目的还在于阻止未来对中共权力垄断的任何挑战。
习近平还在“零新冠病毒”封锁、大规模检测和边境管制方面加倍努力,这些措施继续削弱经济活动,即使世界其他地区都生活在病毒中。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经济预计在 2022 年仅增长 2.8%,这将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表现之一。
“迄今为止,‘共同繁荣’一直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是否意味着重分配?这是否意味着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来改善机会平等?”勒布说。
“我希望我们将获得更多关于党在大会上如何思考‘共同繁荣’的信息,这将为政策在实践中的实施奠定基础。”
Natixis 驻香港首席亚太经济学家 Alicia García-Herrero 表示,她预计大会将巩固向国家驱动经济模式的转变。
“我们开始听到一个新概念,即‘以人为本的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加西亚-埃雷罗告诉半岛电视台。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在党的代表大会之后会变得更加重要。这基本上是国家驱动的经济模式的正当理由,但将人们置于概念前面并反对市场。
“共享繁荣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的配套理念,”加西亚-埃雷罗补充道。
“习主席已经澄清,中国无意跟随欧洲的福利国家模式,而是在寻找不同的东西。事实上,共享繁荣就是国家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避免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自力更生与全球化
尽管主持了大规模的贸易扩张,帮助中国经济规模翻了一番,但习近平强调了促进经济自力更生的必要性。
在讲话中,中国领导人呼吁在科技、能源、食品和金融等领域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
习近平呼吁自给自足的原因至少部分是因为担心中国经济容易受到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攻击.
对习近平而言,西方主导的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制裁进一步凸显了融入全球经济的风险。
与此同时,许多外国企业认为中国越来越不受欢迎,因为它对大流行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私营企业和外部影响的敌意日益增加。
随着中国和西方越来越多地将彼此视为威胁而非贸易伙伴,人们普遍预计经济脱钩将继续下去,如果不是加速的话。
“习近平的第三个任期将巩固华盛顿和其他西方国家首都的观念,即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分歧将继续存在——使更深层次的经济参与变得越来越困难,包括在中国具有优势的绿色技术供应链中,”洛根·赖特Agatha Kratz 在最近对荣鼎集团的评论中说。 “被视为与习近平个人关系网有些遥远的技术官僚提名可能会重燃对有限改革的希望,但承诺疲劳是真实存在的。”
勒布表示,北京可以利用这次大会来表明国内对被认为对中国供应链至关重要的行业的投资增加,特别是在科技行业。
“北京将加倍努力推动技术自给自足和关键资源的安全性,但我们将关注政策制定者是否讨论外国企业将在这些雄心壮志中扮演或不扮演什么角色,”勒布说。
García-Herrero 说,她希望中共集会能够加倍宣传自力更生的信息。
“事实上,中国可能不会完全开放——尤其是对出境的限制可能仍然存在——但这将以国家安全为由是合理的,这也将是一个自力更生的案例,”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