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表示,自 1 月 8 日起,中国将不再要求入境旅客进行隔离,这是向开放边境迈出的重要一步,该边境自 2020 年初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卫生部门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对 COVID-19 的管理也将从目前的顶级 A 类降级为不太严格的 B 类。它说,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该病毒的毒性已经降低,而 COVID-19 将逐渐演变成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三年的零容忍措施,从关闭边境到频繁封锁,重创了中国经济。上个月,对这些限制的不满引发了大陆自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2 年上台以来最大规模的公众不满情绪。
从那以后,中国突然政策大转弯,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国内 COVID 遏制措施,此举让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争先恐后地应对全国范围内的感染浪潮。
作为其零 COVID 政策的一部分,对入境旅客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在政府监管的设施中强制隔离 5 天,以及在家中再隔离 3 天。
这一限制以及对国际航班允许乘客人数的限制将被取消。卫生部门表示,进入中国的旅客仍需在出发前 48 小时接受 PCR 检测。
当局表示,将改善外国人来华工作和经商等安排,并为必要的签证提供便利。
它说,将逐步恢复海上和陆路口岸的旅客进出境,同时将“有序”恢复中国公民的出境旅行。
该政策是该国的重大转变,自 2020 年 1 月以来,该国赋予地方当局隔离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并封锁地区的权力。
在中国降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管理级别的同时,国家卫生委员会表示,将加强养老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疫情防控规程。
该委员会表示,如果疫情严重,该机构将采取所谓的“封闭管理”来防止感染传播。
中国还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推动重症高危人群接种第二剂疫苗。
中国是最后一个将 COVID 视为地方病的主要国家。它的遏制措施使 17 万亿美元的经济放缓至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增长率,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