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在 1 月至 11 月期间进一步收缩,当时与 COVID-19 相关的严格限制随着病毒在主要制造中心传播而扰乱了工厂活动和供应链。
根据国家统计局 (NBS) 周二发布的数据,1 月至 11 月工业利润同比下降 3.6%,至 7.7 万亿元人民币(1.11 万亿美元)。相比之下,1 月至 10 月下降了 3.0%。
悲观的数据反映了上个月包括主要制造业中心广州和郑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的抗病毒遏制措施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成的损失,加剧了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和出口放缓造成的损失。
上个月,工业产值同比仅增长 2.2%,低于路透社调查的 3.6% 的预期增幅,并且明显低于 10 月份的 5.0% 增幅。
尽管北京在 12 月初放弃了一些世界上最严格的反病毒限制措施——并于周一宣布从 1 月 8 日起不再要求入境旅客进行隔离——但预计未来几个月经济仍将举步维艰人口被感染,在康复期间无法工作。
上周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商业信心已降至 2013 年 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反映出 COVID 病例激增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今年闭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最高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承诺加大政策调整力度,以支持放缓的经济。但由于企业预计 2023 年将出现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国内 COVID 感染激增的影响,分析师表示,情况可能至少还需要一个季度才能出现好转。
中国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 3%,预计全年将保持在该增长率附近,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糟糕的年份之一。
工业利润数据涵盖主营业务年收入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287 万美元)的大型企业。
自 7 月以来,该局一直没有报告独立的月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