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6日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相聚太空,实现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会师”。
随着神舟十七号飞船稳稳停靠中国空间站,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乘组打开“家门”,一起等在“家门口”迎接队友的到来,航天员朱杨柱掏出手机记录这一珍贵瞬间。当神舟十七号乘组指令长汤洪波打开飞船轨道舱舱门,“神十六”乘组不约而同地鼓掌欢迎,6名航天员围在“家门口”热情相拥。
随后,6名航天员两两结对,老乘组细心地帮助新乘组适应太空失重环境,扶着他们一起“游”进天和核心舱,这里早已布置好由航天员景海鹏亲自书写的“欢迎队友”横幅。
神舟十七号乘组是中国空间站迎来的第六批“住户”,也是第二批航天员首次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进入太空,“年轻”是这一乘组的最大特点。人们还注意到,神舟十六号、十七号乘组在成员搭配上也有明显区别。前者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后者全部是航天驾驶员。
乘组选拔有何特殊考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表示,这是针对空间站任务需要选拔的。神舟十六号任务科学实验多一点,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更适合执行任务。神舟十七号任务的舱外活动更复杂,就需要尽可能选拔航天驾驶员。
在天和核心舱“站”定后,6名航天员开启了“唠嗑”模式。朱杨柱说,能在中国空间站见到兄弟们非常高兴,“激动一天了”。汤洪波感慨,再次回到核心舱,有种回到“太空家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