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美国高级政治家正在台湾访问,因为中国围绕独立岛屿的军事演习刚刚结束。

8月初,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的访问引发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实弹演习,被描述为可能入侵该岛的预演。

佩洛西是 25 年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的美国官员,此次访问引发了中美之间的重大危机。

佩洛西出访十二天后,由美国参议员埃德·马基率领的代表团登陆该岛。

周四,参议院商业和武装服务委员会的共和党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抵达台北。

布莱克本在推特上说:“我刚刚抵达台湾,向北京发送信息——我们不会被欺负。”

那么,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美国政客访问台湾呢?

中美竞争
美国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战略对手,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高层接触对于保持艰难的关系稳定很重要。

但在过去十年中,美国也更加重视对台湾的支持,以回应华盛顿认为中国在东亚地区日益强硬的行动。

2021 年,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宣布了一个新的三边安全联盟——被称为 AUKUS——显然是为了对抗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增长。

中国声称民主管理的台湾是自己的,并承诺在必要时使用武力将其置于中国的控制之下。

根据布拉德福德大学的欧文·格林和克里斯托夫·布鲁斯教授的说法,北京对台湾日益强硬的立场似乎表明“台海未来很可能出现危机”。

如果现在不对这种自信的姿态做出回应,中国领导人可能会相信,如果危机席卷台湾,美国不太可能参与军事行动。

Even before Pelosi’s visit, Beijing had stepped up military activities, including regular incursions into Taiwan’s air identification zone, since President Tsai Ing-wen was first elected in 2016.

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
美国对台政策涉及所谓的“战略模糊”。

这种政策方法涉及美国——它必须为台北提供自卫手段的法律约束——帮助建立台湾在岛上的军事防御。

“模棱两可”在于美国没有具体保证如果台北受到中国的攻击,华盛顿将直接进行干预。

最近的事件表明,对台湾防御的模棱两可正在让位于美国领导人更坦率的评论,即面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将支持台湾。

摆脱战略模糊的最强烈信号出现在 5 月,当时美国总统乔·拜登表示,如果台湾受到中国的攻击,他将使用武力保卫台湾。

拜登表示,虽然美方赞同“一个中国政策”,但“可以武力占领台湾”的想法“不恰当”。白宫官员后来告诉记者,“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

美国在一个中国政策下,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和“合法”政府。然而,这一政策并不意味着华盛顿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正在从战略模糊转向台湾及其防御的“战略清晰”。

“这一次拜登的声明本身似乎不合逻辑,但它发出的情绪和信号在政治上非常有用,”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台湾研究项目任教的政治学家宋文帝今年早些时候告诉半岛电视台。

在她访问期间,佩洛西似乎通过说“美国与台湾站在一起”来增加辩论的清晰度。

“我们是现状的支持者,”她说。 “我们不希望台湾发生任何事情。”

她补充说,美国希望台湾有安全的自由,美国不会退缩。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称佩洛西访华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并指责美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侵犯中国的主权”。

乌克兰战争
对乌克兰的入侵使人们注意到中国长期以来威胁要使用武力吞并自治和民主的台湾。

台湾在乌克兰战争开始时提高了警戒级别,担心中国可能会利用俄罗斯入侵分散注意力的世界对台北采取行动。

在入侵的第一周,由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率领的美国前高级国防和安全官员代表团抵达台湾。

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说,7 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表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正在影响北京对台湾的计算,即它可能发生的时间和方式,而不是它是否会入侵。

伯恩斯说,中国很可能从乌克兰的例子中意识到,“你不会以压倒性的力量取得快速、决定性的胜利”。

伯恩斯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说:“我们的感觉是,它可能对中国领导人是否会在未来几年选择使用武力控制台湾的问题影响较小,而是他们将如何以及何时这样做。”

“我怀疑中国领导层和军方正在吸取的教训是,如果你打算在未来考虑这一点,就必须积累压倒性的力量,”他说。

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也没有加入对莫斯科的国际制裁。

美国国内政治
在彭博社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表示,拜登在台湾问题上对北京采取更强硬态度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美国进入中期选举之际的国内政治。

弗格森说:“对中国强硬是赢得选票的人——或者换句话说,做任何共和党人可以描述为‘对中国软弱’的事情都是输家。”

总部位于美国的独立政治事实核查网站 Politifact 发现,美国候选人正在使用承诺对中国强硬或攻击竞争对手对中国过于软弱的政治广告。

据 Politifact 报道,中国作为竞选活动的主题恰逢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无论是因为他们将其视为经济或安全威胁,还是将其归咎于 COVID-19 大流行”。

盖洛普在 2021 年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45% 的美国人现在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敌人,是 2020 年这样说的比例的两倍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激情》演员安德里亚·埃文斯在与癌症作斗争时去世

好莱坞女演员安德里亚·埃文去世,享年 66 岁。她因在《激情》电影中的表演而闻名。 据《好莱坞报道》报道,埃文在与乳腺癌的斗争中失败后在帕萨迪纳的家中去世。她去世的消息得到了导演唐·卡罗尔的正式确认。 这位 66 岁的已故女演员因在 1979 年至 1981 年以及随后的 1985…

俄罗斯将普京的前演讲撰稿人列入乌克兰通缉名单

俄罗斯警方已将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的一位前演讲撰稿人列入通缉犯名单,因为他对乌克兰战争发表了评论,这是莫斯科全面镇压异见人士的最新举措。

瑞典开设欧洲大陆首个卫星发射航天港

瑞典于周五落成并正式启用了欧洲大陆首个卫星发射空间设施。 乌尔夫·克里斯特森总理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基律纳市剪彩,该市距离新的埃斯兰奇太空港约 25 英里。 该活动的时间恰逢瑞典接任欧盟理事会主席。 瑞典北部的设施使欧盟能够发射卫星,而此前只有大约 10 个国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个太空港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欧洲太空门户。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继续创新,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最后的边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就职典礼上说。 Esrange 太空港由政府所有的瑞典航天公司运营,该公司已在全球战略性地运营着 10…

无国界记者组织:尽管加沙局势严峻,2023 年因工作遇害的记者人数仍将下降

媒体倡导组织“无国界记者”周四表示,尽管过去两个月加沙有记者死亡,但今年因公殉职的记者人数有所下降。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年度报告,2023 年前 11 个月,有 45 名记者在工作中遇害,低于去年的 61 名。这是自 2002 年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