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立法会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图/香港中通社)
经过3个月的筹备,举办超过40场谘询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25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200分钟的宣读、98页的政策措施,重点着墨特区政府如何在内外政经形势下拼经济、添动能、增信心。
对比首份施政报告“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的主题,第二份报告的主题为“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特首如何带领香港在疫后复苏基础上,继续拼经济添动能,备受期待。
当地时间上午11时,李家超配戴绿色领带,手持绿色封面的施政报告步入会议厅。现场可见,不少官员议员配戴绿领带、绿丝巾,穿上绿色外套绿裙子,队形整齐,展现团结。
作为特区政府对香港未来的展望和承诺,这份施政报告,拼经济是重头戏。正如李家超所言,国家的发展就是香港最好的机遇。“大湾区”、“八大中心”等词语成为报告高频词,重点勾画特区政府的施政蓝图,聚焦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民生、经济、文化议题娓娓道来,透露的是,香港的发展与国家发展大局和大湾区机遇紧密相连。
抢人才抢企业是特区政府过去一年的亮眼成绩,已超标完成首份施政报告提出的任务。不过,拼经济的特区政府更主动积极,将继续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吸纳人才,并简化签证安排等便利外籍企业人士入境内地。这些政策正正体现了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作为施政蓝图,报告中的政策措施事无巨细、简单直接。“当天生效”、“明日起”,成为李家超宣读过程中极受关注的细节,如楼市“减辣”当天起生效、即日起出生的婴儿可获2万港元奖励金,让市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