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的加快,境外市场主体将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增加参与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意愿。一份新的报告称,这将导致人民币资产占境外金融机构可投资资产总额的比例有巨大提升空间。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深入实施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机遇,推动离岸人民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人民币在收支、外汇储备、外汇交易等方面的全球地位稳步提升。报告称,截至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在中国大陆以外的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7家人民币清算行。
2021年,中国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为36.6万亿元(5.0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该价值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支的48.4%,创历史新高。
截至去年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债券4.0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5%。 2014年以来,境外投资者连续8年增持境内债券。
我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已成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渠道。去年,CIPS共处理支付334万笔,金额79.6万亿元。报告称,截至2021年底,其业务已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银行机构。
为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专家们向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提出了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政策、进一步扩大CIPS范围等建议。报告称,加快探索促进中国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