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go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inside the Congress Centre in Davos, Switzerland, on Monday, Jan. 16, 2023. The annual Davos gathering of political leaders, top executives and celebrities runs from January 16 to 20. Photographer: Stefan Wermuth/Bloomberg

全球化已死?

这是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思考的重大问题之一。

几十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理所当然的全球互联互通和贸易爆炸式增长无疑面临着压力。

从 COVID-19 大流行病到美中竞争、英国脱欧和乌克兰战争,多种因素的融合正在挑战企业和投资应该能够自由跨境流动的长期假设。

曾经经营成本决定投资决策的地方,企业现在必须考虑越来越多地推动政府决策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因素。

约翰霍普金斯凯瑞商学院全球化专家戴廷龙认为,全球化虽然没有消亡,但至少正在挣扎求存。

“在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供应链铁幕’的出现,西方国家之间保持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但会审查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联系, ”戴告诉半岛电视台。

“这意味着敏感和战略类别的商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将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半导体芯片、汽车电池和公共卫生产品——甚至普通的供应链也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和公众压力。”

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是政界和商界主要领导人最受关注的年度盛会之一,出席人数相对低迷本身似乎象征着风向的转变。

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是唯一出席的 G7 领导人。 2018年,包括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内的七位发达经济体领导人中有六位出席了会议。

分别于 2017 年和 2018 年出席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等南半球主要领导人也明显缺席(两人均通过视频连线在会议上致辞)。

欧盟委员会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确实出席了会议,他利用这次会议宣布了绿色产业立法计划,以对抗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该法案对北美制造的电动汽车提供补贴,激怒了欧洲各国政府。

即便如此,达沃斯发出的一个关键信息是全球化必须持续下去,而且或许它的消亡被夸大了。

虽然中国本身已经转向国内,走向更强烈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但习近平在他对会议的虚拟讲话中,将全球化描述为“时代潮流”,就像江河入海一样不可阻挡。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亲自现身,强调仍然“欢迎”外资,“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甚至将主要去全球化趋势的想法描述为“海市蜃楼”,并指出 TikTok 等中国应用程序和韩国流行文化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即使芯片和硬件越来越受欢迎受保护主义控制。

即使全球化可能已经见顶,也远未完全倒退。

虽然苹果正在寻求将其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但它特别关注越南和印度,而不是将其大部分制造业务带回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更准确的说法是全球化正在演变,而不是后退——华盛顿美国大学全球化与发展专家詹姆斯·米特尔曼(James Mittelman)也持同样观点。

“确凿的证据表明,冠状病毒大流行、英国退欧、供应链动荡和乌克兰战争的综合影响给跨境流动和效率低下带来了障碍,但并没有从全球化中大规模退出,”米特曼告诉半岛电视台。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化的浪潮将继续逆流而上。对于未来,令人困惑的问题不是全球化还是去全球化,而是什么样的全球化?以及如何实现道德公正和政治明智的全球化秩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劳斯莱斯寻求改进微型核电站

英国工程公司 Rolls-Royce 已开始评估微型核反应堆的潜在地点,其目标是在本十年末连接到该国的电网。

印度批准新的排放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

在联合国更新承诺的最后期限一年多之后,世界第三大碳污染国印度终于批准了削减全球变暖排放的新目标。

巴西亚马逊森林砍伐引发火灾

由于非法砍伐森林的激增,巴西亚马逊雨林遭受的火灾比近五年来的任何时候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