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全球核电产能需翻倍,方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国际能源署
路透伦敦6月30日 – 国际能源署(IEA)周四表示,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核能发电能力需要增加一倍,才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在各国政府试图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时帮助确保能源安全。
一些国家的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科学家说这一目标可以使世界有机会将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摄氏1.5度以内。
在当前的全球能源危机中,各国政府也在寻求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以确保其能源安全。
国际能源署在一份报告中说,为了达到净零排放,到2050年,核电能力需要从今年年初的413吉瓦(GW)增加到812吉瓦。
国际能源署补充说,在2030年代,每年新增的核能发电能力需要达到27吉瓦。
世界上约有260吉瓦,或63%的核电站目前已使用超过30年,并接近其初始运营许可证的期限。
报告称,尽管在过去三年采取了一些举措来延长相当于全球10%左右的核电站的寿命,但发达经济体的核电站到2030年可能会缩减三分之一。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说:“在今天全球能源危机、化石燃料价格暴涨、能源安全挑战和雄心勃勃的气候承诺等背景下,我相信核电有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卷土重来。”
“然而这并非保证核电新时代的来临。它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是否制定了强有力的政策,以确保核电站在未来几年内安全和可持续地运行,”他补充说。
先进经济体拥有全球近70%的核电产能,但核电机组正在老化。报告指出,投资已经停滞,最新的新项目已经远远超出预算,落后于原定建设计划。
自2017年初开始建设的31座反应堆中,有27座是俄罗斯或中国设计的。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人们对俄罗斯核电站的出口前景产生了疑问。例如,芬兰已经取消了Rosatom在芬兰建设一座核电站的合同,理由是乌克兰战争导致的延误和风险增加。(完) (编译 张明钧;审校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