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全面、绿色、安全、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慢行、公交、绿色出行”为重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便利出行。优化城市布局。

2021年,北京市中心城区慢行通勤比例达到47.8%,创10年来新高。

2019年5月,北京建成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道。

自行车专用道有效提升了昌平北区人口稠密的回龙观到海淀众多高科技企业聚集的街道上地的通勤效率。

它还兼顾了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功能。

收获了大量通勤者,累计骑行超过570万人次,累计贡献碳减排1500余吨。

慢行通勤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北京市制定出台了《慢行系统规划2020-35》、《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完善技术导则》等10多项规划、标准和规范,着力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首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到27条,涵盖地铁、轻轨、磁悬浮和有轨电车。路网总里程由442公里增加到783公里,覆盖北京南部12个行政区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车站数量从261个增加到463个,北京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1148公里,居全国首位。

除了日常出行服务,轨道交通在各类大型活动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的公共交通保障。

10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逐渐从追求建设速度和规模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率,从相对独立发展到综合发展。轨道交通运营更加安全快捷。

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改造设备设施、运用科技手段等措施,路网安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完成了全路网视频监控系统扩容、信号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引入列车时刻表、空调温区、母婴室、自动体外除颤器等设施,改善乘车环境。

北京也在将轨道交通融入城市生活。

全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支付宝、微信二维码、银联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全覆盖,节省了乘客排队购票的时间。打破行业和地域壁垒,实现了北京与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呼和浩特等城市的互联互通。

首都不断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年来,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和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以铁路为骨干的网格状、全覆盖的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互联互通步伐加快。

京张高铁、京雄城际交通等重点交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市区铁路总运营里程1340公里,京津冀三地交通“一网”正在缩短通勤时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数据显示猴痘疫苗接种存在种族差异

尽管美国已为“几乎所有”最易患猴痘的人接种了一剂疫苗,但存在差异的证据正在出现。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之间暴力事件的背后是什么?

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因袭击警察、大规模警察辞职和推迟选举而加剧。

完整报告:黎巴嫩被遗忘的巴勒斯坦人

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受到该国经济崩溃的沉重打击。他们感到被困住了,别无选择。

英国工党能否弥合内部分歧?

半岛电视台的调查显示,该党官员致力于破坏前领导人杰里米·科尔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