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尼西亚最近公布了改革其陈旧刑法的最新计划时,其中一篇引起所有人注意的文章是关于死刑的。
虽然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一直处决犯有恐怖主义、谋杀和贩毒等罪行的人,但新刑法草案将处决描述为“最后手段”,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10 年的试用期,在此期间,被定罪的人可以如果满足某些条件,则将句子替换为终身监禁。
根据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签署成为法律的草案,如果被告“表现出悔意,有改革的机会,他们在所犯罪行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或者案件中有减轻情节的因素”。
然而,所谓的“缓刑”与中国对部分被判处死刑的人提供的两年“缓刑”相呼应,但也引起了一些担忧。
致力于彻底废除死刑的国际特赦组织的负责人乌斯曼·哈米德(Usman Hamid)表示,如果要使用缓刑期,应该给予所有被判处死刑的人。
“死刑作为替代刑罚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因为政府的表述已经倒退到等待期取决于法官的决定,这很容易被滥用,”他说。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的数据,2021 年全球记录了约 579 起处决,比 2020 年增加了 20%。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数据大幅增加,而中国的数据不包括在内,因为那里的政府将处决指定为国家机密。
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也是保留死刑的国家,缅甸军政府实际上在中断了数十年之后于 7 月恢复了死刑的使用,处决了四名政治活动家。
尽管如此,其他地方还是发生了变化。
菲律宾于 2006 年暂停使用死刑,6 月,马来西亚宣布将废除强制死刑。
新加坡在 2012 年宣布了类似的规定,当时它规定了一些罪行,包括贩毒和谋杀,免于强制死刑。
一年后签署生效的这项改革授权法官在量刑方面使用自由裁量权,并考虑与当局的合作和肇事者的精神状态等因素,尽管反死刑运动人士此后表示,这些在某些情况下应用不均。
新加坡在 2020 年或 2021 年没有执行死刑,原因是法律申请影响了法院待决的死囚,但在 2022 年恢复了绞刑。
“与美国等地相比,新加坡的处决时间表通常相当快,但在过去 10 年中,由于法律修正案允许许多死囚申请重新判刑,因此出现了‘积压’。 ,”新加坡反死刑活动家和独立记者克尔斯滕·韩告诉半岛电视台。
韩说印度尼西亚的缓刑死刑计划很有趣,但它在实践中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她说:“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这是对我们现有的改进,因为至少它说死刑应该是‘最后的手段’,并且有减轻处罚的因素,而我们这里的却是强制死刑。” “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以及谁来评估‘良好行为’和‘改革机会’等标准。”
马来西亚反死刑亚洲网络的执行协调员 Dobby Chew 对此表示赞同。
“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主意,可以说是有些进步。但概念和框架可能存在很大问题,因为起点仍然需要判处一个人死刑,”周说。
“缓刑将使囚犯陷入这种奇怪的境地,他们必须接受证明自己已被赎回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徘徊在头顶,他们的生命将被没收。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悔改都可以被认为是真诚的吗?”
周还同意,国家在确定试用期的标准或背景时需要谨慎,并在对改革的看法方面有客观和可衡量的基准。
周说,在马来西亚,囚犯通常会在死囚牢房中度过至少 15 年,因为他们的上诉要通过法庭。
一名罪犯已经在那里待了 34 年。
“对在押人员和家庭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很大,一些家庭被作为家庭基础的监禁从根本上破碎、创伤或损害,生活因定罪和判刑而被摧毁。精神崩溃或生活在刀刃上的囚犯相对普遍,”周补充道。
他担心印度尼西亚的缓刑将成为一种妥协,既不能解决改革问题,也不能解决惩罚问题。
“试图在缓刑制度中粉饰它并不能解决围绕死刑的根本问题,也不会为社会提供预期的正义,”他说。
“如果一个人能够证明自己的悔改,或者能够表现出较轻的罪责,他们是否会在死囚牢房中遭受不必要的 10 年痛苦?”
“在他们被监禁的 10 年里,他们是否应该被一支隐喻的枪指着他们?”
对于国际特赦组织的哈米德来说,解决方案很简单。
“应该废除死刑,”他说。 “自 1960 年代国际特赦组织反对死刑运动以来,全球发展表明,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