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逆风变得更强,外国投资者开始对印度股市失去信心时,填补这一空白的是国内投资者。他们对印度的增长故事及其强劲的经济基本面的信念似乎不可动摇。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自 2015 年以来,在 75 家印度公司的样本中,外国证券投资者 (FPI) 的持股量下降了约 230 个基点 (bps) 至 24.8%,而国内共同基金 (MFs)同期,他们的股份增加了 580 个基点至 9.5%,个人投资者的股份增加了 157 个基点至 9%。
自去年 10 月以来,FPI 的抛售一直很残酷。自 10 月以来的九个月期间,由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投资者净卖出了价值 2.56 万亿卢比的股票。仅在 6 月份,FPI 就撤出超过 50,000 千万卢比,这是近两年来最严重的抛售。然而,随着外国投资者转变为净买家,在印度市场投资了 500 亿卢比,这一趋势在 7 月发生了转变。
但近期的 FPI 抛售并不是国内投资者脱颖而出的唯一原因。让我们取一个更大的样本。 1,770 家 NSE 上市公司的股权模式可用。
因此,根据数据,截至 6 月底,在这些公司中,国内机构投资者 (DII) 以及散户和高净值个人 (HNI) 投资者在 NSE 上市公司中的份额达到了 23.53% 的历史新高。来自primeinfobase。境内投资者包括互惠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境内机构。
印度公司的共同基金持股比例从 2017 财年的 4.99% 攀升至 22 财年的 7.75%,而同期保险公司和机构投资者 LIC 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
散户投资者通过系统投资计划或SIP等途径大量流入股市,也促成了国内投资的兴起。根据现有数据,投资者定期投资的共同基金 SIP 账户约有 5550 万个。自 2017 财年以来,截至 22 财年,SIP 贡献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 1.24 万亿卢比。
根据印度共同基金协会的数据,到 22 财年末,SIP 的管理资产 (AUM) 攀升至 57.6 亿卢比,在过去五年中每年增长超过 30%。散户投资者的股票总持股比例从 2017 财年的 6.79% 攀升至 22 财年末的 7.42%。
此外,自 2015 年以来,印度养老基金 EPF 对股票的投资确保了稳定的资金流入市场。截至 21 财年,EPFO 已在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上投资了约 1.23 万亿卢比。多年来,它还投资了一批公共部门公司。
那么,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市场不太依赖曾经被吹捧为“价格制定者”的外国投资者,这是一个好兆头吗?鉴于他们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摩根士丹利甚至将标签交给了国内投资者。
专家表示,鉴于 FII 在印度的相对分配不足,其在印度公司的持股将在一段时间内上升。同时,国内投资者持股仍将保持强劲。这对市场来说都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