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明天边境重新开放,超过一半的中国人也会推迟出国旅行几个月到一年多的时间,这表明消费者从 COVID-19 措施中恢复需要时间。
尽管在上个月史无前例的 COVID 抗议活动后国内有所放松,但中国大陆仍保留了一些世界上最严格的国际旅客 PCR 检测和检疫措施。
在咨询公司奥纬咨询发布的一项针对 4,000 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担心感染这种疾病是那些表示将推迟旅行的人的首要担忧,其次是对国内再入境指南变化的担忧。
“人们变得谨慎了,”该公司零售和消费品合伙人 Imke Wouters 说。 “所以即使他们可以旅行,我们也不认为他们会马上回来。”
多达 51% 的受访者计划推迟国际旅行。该咨询公司在其名为“中国消费复苏”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当他们这样做时,短途目的地将最先受益。
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在旅行愿望清单中名列前茅,34% 的受访者表示,这将是他们重新开放后的第一站。
10 月下旬的调查是在执政的共产党第 20 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之后进行的,这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带来了开创性的第三个领导人任期,许多人曾希望这次活动预示着 COVID 之后的开放。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但 2019 年在此类旅行中花费 1275 亿美元的海外游客几乎已经消失,但在 2020 年初关闭了国际边界并限制了公民的非必要旅行。
中国毫不妥协的“零 COVID”努力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预计很快将重塑政策,尽管分析人士警告说,任何重新开放都将是坎坷和复杂的。
在接受调查的中国高管中,多达 83% 的人表示,“消费者信心恢复的漫长道路”将影响他们明年在大陆的业务。
尽管该报告发现消费者信心因封锁和经济不确定性而减弱,但 Wouters 表示,如果情况有所改善,中国消费者明年仍表现出增加支出的意愿。
近一半(44%)的受访者表示,个人储蓄的增加是他们明年可能增加支出的一个原因。
今年 1 月至 9 月,中国家庭存款增至 13 万亿元人民币(1.87 万亿美元),高于 2021 年同期的 8.5 万亿元人民币(1.22 万亿美元)。
未来 12 个月的大部分支出将集中在与健康、健身或健康相关领域的个人福祉上。
根据 Wouters 的说法,异常值是 Z 世代,这个出生于 1990 年代末和 2010 年代初的群体将把支出集中在“活在当下”。
“我们预计奢侈品消费不会像 2021 年那样出现繁荣,”她说。 “但无论我们看到什么增长,都将由 Z 世代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