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明天边境重新开放,超过一半的中国人也会推迟出国旅行几个月到一年多的时间,这表明消费者从 COVID-19 措施中恢复需要时间。

尽管在上个月史无前例的 COVID 抗议活动后国内有所放松,但中国大陆仍保留了一些世界上最严格的国际旅客 PCR 检测和检疫措施。

在咨询公司奥纬咨询发布的一项针对 4,000 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担心感染这种疾病是那些表示将推迟旅行的人的首要担忧,其次是对国内再入境指南变化的担忧。

“人们变得谨慎了,”该公司零售和消费品合伙人 Imke Wouters 说。 “所以即使他们可以旅行,我们也不认为他们会马上回来。”

多达 51% 的受访者计划推迟国际旅行。该咨询公司在其名为“中国消费复苏”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当他们这样做时,短途目的地将最先受益。

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在旅行愿望清单中名列前茅,34% 的受访者表示,这将是他们重新开放后的第一站。

10 月下旬的调查是在执政的共产党第 20 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之后进行的,这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带来了开创性的第三个领导人任期,许多人曾希望这次活动预示着 COVID 之后的开放。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但 2019 年在此类旅行中花费 1275 亿美元的海外游客几乎已经消失,但在 2020 年初关闭了国际边界并限制了公民的非必要旅行。

中国毫不妥协的“零 COVID”努力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预计很快将重塑政策,尽管分析人士警告说,任何重新开放都将是坎坷和复杂的。

在接受调查的中国高管中,多达 83% 的人表示,“消费者信心恢复的漫长道路”将影响他们明年在大陆的业务。

尽管该报告发现消费者信心因封锁和经济不确定性而减弱,但 Wouters 表示,如果情况有所改善,中国消费者明年仍表现出增加支出的意愿。

近一半(44%)的受访者表示,个人储蓄的增加是他们明年可能增加支出的一个原因。

今年 1 月至 9 月,中国家庭存款增至 13 万亿元人民币(1.87 万亿美元),高于 2021 年同期的 8.5 万亿元人民币(1.22 万亿美元)。

未来 12 个月的大部分支出将集中在与健康、健身或健康相关领域的个人福祉上。

根据 Wouters 的说法,异常值是 Z 世代,这个出生于 1990 年代末和 2010 年代初的群体将把支出集中在“活在当下”。

“我们预计奢侈品消费不会像 2021 年那样出现繁荣,”她说。 “但无论我们看到什么增长,都将由 Z 世代推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宜家携多款新品亮相进博会

11 月 5 日,瑞典宜家公司推出的全新经济型家具 Bruksvara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首发。

为什么没有消息对关注中国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好消息

投资者在 10 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减少风险敞口,将资金投入相对安全的大陆蓝筹股,等待北京方面准备解决笼罩经济问题的迹象。

数据显示,尽管重新开放,中国的航班预订量仍大幅下降

旅游数据公司 ForwardKeys 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宣布重新开放边境后的一周内,中国的出境航班预订量仅为大流行前水平的 15%,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92%。

印度尼西亚保证 B35 生物柴油不会挤压食用油供应

印度尼西亚首席经济部长周二保证,在 2 月 1 日推出更高比例的棕榈油基燃料生物柴油后,国内烹饪供应不会中断,以缓解对供应和价格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