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北京喜爱逛书店的人来说,胡同里的书店无疑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有街坊四邻的烟火气,又有四季分明的美丽景色。近日崭新亮相的阅读文化空间“可能有书”,就位于北京东城区前炒面胡同。这家由一处腾退的“共生院”空间改造而成的书店,占地260平方米,里面集结了书店、画廊、咖啡馆、自习室,甚至还有包子铺。
“往前推30年,这里其实是个国营餐厅,叫风月楼,里面专门卖包子。后来它成了京城最著名的港式打边炉火锅店,但因其四合院木质结构,常年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就腾退出去了。”阅读文化空间创始人牛瑞雪讲述介绍,腾退出去之后,街道社区与四合院里的6户居民及承租方讨论如何对旧房改造再利用。大家最终选定改造成书店,这样既有文化调性,又很安静,不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此环境下我们策划了将近两年时间,这个房子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墙壁上有近4层的瓷砖,每换一家餐厅,就在前一家餐厅的瓷砖上再来一层。我们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很有心地将部分瓷砖作为痕迹保留了下来,修旧如旧。”牛瑞雪说。
为了将“社区书店”的概念做足,让更多人了解居民的生活和故事,书店邀请周边退休的叔叔阿姨来做店员,由四个阿姨早中两班倒。就这样,来书店阅读复习的年轻人一边品咖啡、喝炒红果饮料,一边吃着退休阿姨包的包子,有韭香酱肉馅的、大丁羊肉馅的,还有荠菜、芽菜等素馅包子,感受着胡同里的烟火气与书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