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管护员冬花在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已经有20年。图为11月1日,她在保护区内查看新疆北鲵的情况。(图/中新社)
11月初,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县城向西出发,车行驶于苏鲁别珍山谷,北边的阿拉套山白雪盖顶,远看像一排蒙古包;南边的别珍套山山势较缓,山脚草木萧疏,牛羊成群。
两山合围之处,是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中国媒体来到保护区门口,67岁的管护员冬花骑着摩托车迎来,她被称为“北鲵妈妈”。
新疆北鲵,又称中亚北鲵,是距今约3.5亿年的孑遗物种。温泉县西边的苏鲁别珍山谷处,涌泉密布、溪流纵横、草木青翠,是新疆北鲵理想的栖息之地。
新疆北鲵的自然生存能力较弱,再加上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曾一度濒临灭绝,《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物种。为了保护新疆北鲵,1997年,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在上述区域成立,201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花出生于当地一个蒙古族牧民家庭,2002年她成为保护区内的一名基层巡护员,至今已经坚守21年。“我对新疆北鲵的感情越来越深,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让我一直舍不得离开。”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