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8月21日,那莲“赛巧节”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街举行,家家户户在门口摆“花台”赛巧手。(图/中新社)
“这幅绣品采用我们当地的传统绣法,一针一线绣了5个月才完成,展现了那莲‘巧女’勤劳能干的品质。”21日,在壮乡广西壮族自治区,79岁的杨桂珍在家门口摆“花台”,向街坊及游人展示其创作的绣品《织女弄金梭巧手织彩绸》。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将至,一年一度的那莲“赛巧节”21日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街举行。这一民间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当地时间21日一大早,在古朴的那莲街上,各家“巧女”就在家门口挂上自制花灯,并在自家“花台”上摆好精心制作的“瓜果雕”、精美绣品、编织手工艺品以及剪纸作品、画作等。
精巧雅致的香包、姿态优美的白天鹅、栩栩如生的蜻蜓……出自杨桂珍之手的各式手工艺品引来众人夸赞。杨桂珍还展出其创作的《七夕会》《男耕女织》《江山如此多娇》等多幅“点米成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