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7年3月22日在瓜达尔拍摄的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港控共同援建的法曲尔小学。(图/新华社)
【华商新闻网编译报道】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助理教授、金融经济学博士瓦希德(Abdul Wahid)5日在《巴基斯坦观察家报》上刊文,就中巴两国间如何进一步构建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是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和盟国股市的战略投资等举措,促进了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从而呼应了全球化的目标。根据十多年来作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经验,我们似乎仍然只局限于与基础设施相关的项目和债务融资。要想与中国建立超越单纯交易性质的可持续、持久的关系,我们必须在企业对企业、民间对民间和国家对国家互动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有凝聚力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