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说,试图推迟巴基斯坦选举的第一个受害者是人民,第二个受害者很可能是经济。当前,巴基斯坦的通胀趋于平稳,汇率波动不大,财政赤字和对外赤字得到遏制,外汇储备自7月以来呈温和下降趋势,经济增速放缓触底。这样看经济确实正在恢复一定程度的稳定,且复苏的道路似乎已清晰可见。

这一切归因于巴基斯坦当今的政治格局?答案是否定的。巴基斯坦在7月结束与经济波动的“艰苦斗争”。更具体地说,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向巴基斯坦宣布的备用安排(SBA)稳定了该国摇摇欲坠的经济。

巴基斯坦自7月开始坚定实施备用安排计划以及对努力克服经济波动的目标的坚持,帮助实现了经济的稳定。2022年4月后,该国激烈的政治竞争的结束显然也为实现经济稳定提供了背景。但政治平静本身并不是直接原因。

而直接原因是七月份以来的宏观经济表现。宏观表现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增长几乎完全消失,这抑制了需求和进口,并帮助减缓了外汇储备的侵蚀,从而帮助巴基斯坦经济进入稳定期。稳定期实际上是经济正在进入的一个非常艰难的低增长均衡期。事实上,过去几年在IMF计划的支持下实现的稳定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剧烈痛苦的时期。但由于之前的经济波动异常糟糕,以至于当前任何形式的稳定看起来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尽管经济停滞不前,但巴基斯坦避免了陷入违约的边缘。值得记住的是,这种看似稳定的情况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不断地努力以维持经济稳定是当权者的义务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应该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毫无疑问,巴基斯坦接下来必须为IMF的另一项计划做好准备。

当前,备用安排的目标是阻止经济走向违约的恶化趋势。在IMF的所有计划中,提高净国际储备是一个关键目标。而净国际储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在偿付所有偿债义务后满足外币需求能力的关键指标。通常,当巴基斯坦与IMF签署计划时,净国际储备为负值,这意味着该国在未来一年的偿债付款将超过其外汇储备。该计划的目的是首先将这个数字提高到零,然后在计划结束时将其带入正值。

计划刚开始时,巴基斯坦的净国际储备为负14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6月,将达到负110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国外汇储备净头寸增加了30亿美元。但在那之后的一年里,预计净国际储备将升至负54亿美元,并在此后每年持续大幅上升,直到2028年突破零。到那时,可以说巴基斯坦的经济已经从2017年以来几乎不间断的管理不善的急剧而严重的时期中恢复过来,经济一片明朗。

因为自2017年以来,巴基斯坦一直处于临时的、被美化的看守政府之下。由此产生的政治风暴,以及对公众支持的迫切需要,意味着没有人愿意采取稳定经济所需的行动,并为真正持久的增长做好准备,也不是伊姆兰·汗执政时期那样的短暂增长。

如今,公众普遍认为,巴基斯由当权者管理,当权者对实现稳定负有独特的责任,而且只有他们才能确保稳定的连续性,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印象。能够确保稳定连续性的是拥有长期合法授权的政府,而其基础是IMF计划的坚定实施。只有尽早举行选举,且上台政府抓住备用安排结束后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才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黎巴嫩巴勒斯坦派别冲突 至少两人死亡

安全消息人士周日表示,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发生的两天冲突造成至少两人死亡,主流派别法塔赫在那里与支持伊斯兰主义者的敌对团体作战。 周日,在黎巴嫩南部沿海城市西顿附近拥挤、贫困的 Ain el-Hilweh 营地,一名法塔赫指挥官在一次伏击中丧生,他的几名助手也受伤。 冲突于前一天开始,一名同情强硬派伊斯兰主义者的团体领导人遭到暗杀,但未遂,造成一人死亡。随后,法塔赫总部发生了武装武装分子的枪声和袭击。 一名目击者称,周日,由于敌对团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商店关门,一些人逃离营地。黎巴嫩军方表示,一枚迫击炮落在军事总部内,造成一名士兵受伤。 该营地经常出现派系纠纷升级为致命暴力的情况。 大约 40 万难民居住在黎巴嫩的 12…

伊斯兰堡之韵:异国他乡的美好生活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我的生活仿佛融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个异国他乡的土地充满了令人陶醉的文化气息和宗教神秘感,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深层意义。 首先,伊斯兰堡的宁静与优雅令人着迷。这座城市坐落在壮丽的丘陵地带,白色的建筑物仿佛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在晨曦中,阳光温柔地洒在大理石建筑上,投下柔和的光影,仿佛诗意的画卷。这里的生活步调慢而从容,人们似乎不受时间的紧迫所困扰,而是在宁静中享受着每一刻。我发现自己渐渐融入了这种宁静,开始欣赏日出和日落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城市的宁静。 伊斯兰堡,这座坐落在巴基斯坦盆地的绿洲,它的名字本身就蕴含了宗教的氛围。作为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不仅是政治和行政中心,也是文化和宗教的焦点。我有幸在这个城市居住一段时间,亲身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伊斯兰堡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宗教信仰贯穿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城市中营造出宗教的神秘氛围。每天清晨,从附近的清真寺传来的宣礼声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温柔地唤醒了城市。我曾有幸参观了费萨拉清真寺,这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清真寺,它的宏伟和壮丽令人叹为观止。站在清真寺的庭院中,我感受到了虔诚的力量,那些信徒们在这里跪拜,目睹了信徒们虔诚地跪拜在地板上,用额头触摸大理石地板,表达对真主的敬畏和尊敬。这一神圣瞬间,我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和人心的敬畏。这一场景让我明白,宗教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一种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信仰的体现。

俄罗斯收紧对乌克兰巴克姆特的束缚

周二,俄罗斯军队推进了他们长达数周的包围和占领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的行动,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称那里的局势“极其紧张”。

中日关系:习近平为何提及“琉球”历史?北京打“冲绳牌”的政治战略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头版刊出一则头条消息,意外引发了关注。一篇名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文章披露了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简单与馆方人员谈论了馆藏的一份明朝遗留手稿,并提及当时独立的“琉球王国”(今冲绳)与福建的历史。有关消息意外触动中日敏感神经。 香港大学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泉忠告诉BBC中文说,今年4月以来,因为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Dennis Tamaki)拟在今夏访问北京的新闻,引发了中国民间第二波的“琉球热”。上一次是在2003年,同样是《人民日报》社论论及有关冲绳“主权争议”,在中日政坛及民间都引发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