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巴基斯坦卢比兑美元汇率已贬值近20%,预计今年年底将创历史新低,成为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即使巴基斯坦当局严厉打击牟取暴利、走私并禁止进口“奢侈品”,预计明年卢比的走势也不会好转。
去美元化
当前,世界各国在政策上越来越关注于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去美元化成为各国减少在全球贸易、交易和储备中对美元依赖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去美元化的转变由复杂的地缘政治动态引发,尤其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和随后的西方制裁,重塑了跨境贸易和支付系统的格局。
此外,美联储(FED)为抑制国内通胀而大幅加息,进一步催化了全球贸易转型。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份额从2001年的73%下降到2020年的55%,自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进一步下降到47%。
在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探索用于贸易、投资和储备的替代货币。这一探索包括更仔细地研究替代性多边清算系统的发展,寻求从传统的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跨境支付机制,为美国主导的SWIFT网络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
在这种国际转变中,巴基斯坦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巴基斯坦正在审议去美元化的潜在优势和挑战。
巴基斯坦经济格局中的美元霸权
巴基斯坦在其外汇储备中战略性地持有美元,用于管理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进口支付。虽然官方政府金融交易主要以卢比进行,但美元在特定经济部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做法受到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一是全球大部分能源交易以美元进行,二是美元是跨境贸易结算的首选媒介。
不幸的是,经济对美元的依赖使其受到近期美元升值的重大影响。2023年9月初,美元兑卢比汇率突破300,甚至在2023年9月5日达到308.1的峰值。
截至2022年12月,巴基斯坦外债总额达到1263亿美元。其中,大约77%,相当于975亿美元,是巴基斯坦政府对不同债权人的直接债务。这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多边债务,以及巴黎俱乐部债务、私人和商业贷款以及中国债务。此外,巴基斯坦政府控制的公共部门企业还负债79亿美元,主要是对多边债权人。因此,巴基斯坦大约83.55%的外债是以美元计价的。此外,巴基斯坦86%的贸易以美元结算,而以欧元结算的进出口占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