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发布的一份新报告,自 1970 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已锐减 69%,这主要是由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退化,其次是气候变化。
重要性:这份广泛的报告是一个严峻的指标,显示了大约 50 年来猖獗的农业、渔业、狩猎、伐木、入侵物种和污染对自然的影响。
工作原理:该报告使用了来自伦敦动物学会的数据,涉及全球 5,230 个物种的近 32,000 个野生动物种群。
数据显示,从 1970 年到 2018 年,受监测种群的相对丰度平均减少了 69%。
例如,1994 年至 2016 年间,巴西西部 Mamirauá 可持续发展保护区的亚马逊粉红河豚数量下降了 65%。
报告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平均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幅度最大(94%),淡水物种的全球总体下降幅度最大(83%)。
他们在说什么:“世界正在意识到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扭转自然的丧失,就像它取决于应对气候变化一样。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特罗伯茨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不解决另一个问题,你就无法解决一个问题。
“从个人到公司再到政府,每个人都可以在扭转这些趋势方面发挥作用,”罗伯茨补充道。
“在美国,国会应该敲定今年的拨款法案,大幅增加全球保护计划。这样做将使联邦政府能够在保护和恢复自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并向其他国家发出一个信号,即它希望其他参与者也这样做。”
大局:报告称,目前全世界有 100 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1% 到 2.5% 的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已经灭绝。
虽然迄今为止气候变化还不是人口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报告指出,如果地球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2 摄氏度以上,它可能会成为主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