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中国地方财政吃紧,年底恐至多有30%地方政府迈向“审慎借债”
路透北京7月4日 – 评级公司–标普全球周一表示,中国更多地方财政吃紧,估算到2022年底将有10%-30%的地方政府达到财政风险管理的审慎借债门槛;部分负债沉重的地方政府可能因此被采取修正措施。
“中国支持增长和控制财政风险之间的长期挑战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进入紧要关头,”标普全球评级信用分析师朱素征在报告中说道。
标普发现,利息负担率占自身资本或经营账户10%以上的地方政府数量大幅增加,“这是一个预警信号,意味着部分地方政府正在趋向于突破审慎借债门槛,并由此认为后续可能被采取修正举措。”
中国预算法规定,对于官方视为偿债风险高的地方政府借款人,可将其纳入“财政重整”。处于此种境况中的地方政府恐被采取强制修正措施,可能包括停止新增借款。
此外,报告估算,将有三分之二的一级地方政府报告的2021年存量债务规模会超过其各自财政收入的100%,这一比率是中央政府视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软指标。
“新冠疫情是导致近期政府债务攀升和偿债指标弱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报告称,2020年政府扩大举债和支出规模以帮助国家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导致政府的利息负担上升。随着当前政府财政预算受压,利息负担率指标升幅更加显著。
该报告调研了36家一级地方政府(主要为省)和300余家二级地方政府(如地级市)的财政状况。
渣打银行6月下旬指出,由于支出快速增长而收入急剧下滑,中国今年前五个月广义赤字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零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20%。要维持预算报告中的财政支出强度,中国需要2.8万亿元的额外资金来填补收入缺口,这需要广义赤字率从此前的相当于GDP的6.9%提高至9.2%。(完)
(发稿 王淑艳;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