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气候变化而恶化的极端天气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隐藏原因,有可能推高从食品和服装到电子产品等所有商品的高价。
重要性:强降雨、洪水、热浪和干旱侵蚀农业、基础设施和工人继续工作的能力——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工人短缺。
推动新闻:中国主要制造地区之一的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刚刚关闭,因为该国试图在 60 年创纪录的热浪中实现电力供应。
欧洲的乳制品和肉类价格甚至上涨得更高,因为干旱摧毁了原本用于放牧和种植粮食的土地。
在美国,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内布拉斯加州的麦田和德克萨斯州的棉花收成也因干旱而枯萎。
在加利福尼亚,由于缺少雨水,加工番茄产品的生产受到影响,而亚马逊物流中心的工人开始下岗,部分原因是为了抗议中暑。
东北部、北卡罗来纳州、欧洲和韩国历史性的降雨和洪水造成的破坏表明我们的基础设施设备不足以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社区重建的难度,更不用说恢复工作了。
言外之意:极端天气正在影响经济的供需双方,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环境经济学教授 Tamma Carleton 告诉 Axios。
研究尚未量化极端天气对通货膨胀的确切影响。一些变化,如农业价格,更容易确定,而其他变化——如工人生产力——则更难发现。
卡尔顿说,例如,当人们需要更长的休息时间来从热衰竭中恢复过来,或者提前 15 分钟离开时,这种情况会日复一日地累加。
大局:正如大流行所表明的那样,供应链和工人生产力的中断推高了经营成本。公司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 Solomon Hsiang 说,面临更艰苦条件的工人往往要求更高的工资。
如果公司不得不支付更多费用来保护它们或在仓库安装空调等新设备,“总得有人付钱,而最终,通常有人是消费者。”
威胁级别:预计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长期热浪将变得更加普遍——正如全球通胀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