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见证组织发现,今年有 600 多名与化石燃料行业有关的代表参加了在埃及举行的气候会谈,这一数字超过了 10 个受气候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的代表团总和。

与去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峰会相比,COP27 的出席人数增加了 25%,当时化石燃料行业的代表人数已经超过任何一个国家。

今年最大的单一代表团来自产油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该国将于明年主办 COP28。他们派出 1,070 人参加峰会,而去年只有 170 人。

“避免气候灾难的途径不是通过充斥着行业游说者的谈判,”美国非盈利企业问责制非洲气候运动主任海伦·内马告诉半岛电视台。

“将那些应对危机负有最大责任的人视为解决方案中的‘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就足够了,”她说。

11 月 6 日至 18 日在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举行的气候峰会——被称为“非洲 COP”——已经看到来自非洲大陆的国家争辩说,他们应该被允许开发化石燃料资源,以帮助他们的人民摆脱困境。贫困。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评论相呼应,纳米比亚石油专员玛吉·希诺表示,许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正是因为“非洲希望传递一个信息,即我们将开发我们所有的能源资源,造福于我们的人民。 ”。

然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已发出严厉警告,不要开发任何新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以将升温限制在 2C 或 1.5C 并避免灾难性影响,包括更频繁的野火、更长时间的干旱和毁灭性的洪水。

周四,沙姆沙伊赫的活动人士在峰会周边的指定区域举行抗议,要求禁止“大污染者”参加气候谈判。

气候行动网络的达里尼·帕塔萨拉蒂 (Dharini Parthasarathy) 表示:“现在是时候将污染者从这个领域赶走,并将其回收以实现其真正目的——实现气候正义并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网络由 1,800 多个民间社会组织组成,告诉半岛电视台。

非洲公众参与组织的尼日利亚活动家菲利普·贾克波尔(Philip Jakpor)在沙姆沙伊赫告诉半岛电视台,人们希望“非洲缔约方大会”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人发声的希望正在破灭。

“处于气候变化前线的社区的人们无法获得认证,”Jakpor 说。 “然而,我们有游说者可以获得认证,这就是你举办这个狂欢节的原因。 COP 应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买卖。”

本月早些时候,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企业观察站(Corporate Europe Observatory)的一份报告记录了游说对欧洲决策的影响,该组织是与企业责任和全球见证一起发布数据的组织之一。

根据该报告,欧盟内部化石燃料游说者的准入破坏并推迟了本可以缓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的生活成本危机的措施,从而有效地阻碍了脱碳努力。

据报道,壳牌、TotalEnergies、埃尼和雷普索尔今年迄今已实现 780 亿欧元(794 亿美元)的利润。

欧洲企业观察站的活动家帕斯科萨比多告诉半岛电视台说:“这些惊人的利润之所以成为可能,要归功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自乌克兰入侵以来前所未有地接触欧盟领导人。”

据该组织称,自 2 月 24 日乌克兰入侵以来,化石燃料行业与欧盟委员会高级官员举行了 100 多次游说会议——相当于每两个工作日开会一次以上。

一些国家没有征收暴利税——对特定公司或行业突然获得的利润征收的一次性税——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这样做,以帮助受气候危机伤害的国家.

“化石燃料行业和欧洲领导人仍在携手决定我们的能源政策,”萨比多说。 “COP27 是更多天然气交易和更多照常营业的绝佳机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进出口总额累计超21万亿美元 中国“一带一路”10年成果丰

图为瓜达尔港出入口的拱门的资料图。(图/中新社) 中国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3年至2023年10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徐建平表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贸易和投资数据的跃升,以及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为共建国家摆脱贫困、培育职业能力、改善生活条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官方当天发布的《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路径和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构建高水平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包括将统筹打造一批标志性交通和能源基建工程,不断擦亮“小而美”项目“金字招牌”,做优做强“菌草”、鲁班工坊、“光明行”等品牌项目。 建立完善系统性安全保障体系。中国将加强安全领域多双边合作,助力共建国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水平,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引导企业落实好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 深化拓展多双边务实合作。中国将有序推动与合作基础较好、合作意愿较强的国家围绕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加强有效对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建设,继续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分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作用,为各专业领域务实合作提供支撑。 统筹提升政策服务,增强全方位支撑保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打造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共建“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优化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此外,报告还显示,中国将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不断丰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体系。

中巴“命运共同体集市”揭牌 “将为巴对华和中亚地区产品出口提供平台”

中巴“命运共同体集市”在伊斯兰堡揭牌。(图/《今日巴基斯坦》网站截图) 【华商新闻网编译报道】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和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PRCCSF)在伊斯兰堡为中巴“命运共同体集市”揭幕。 《今日巴基斯坦》8月31日报道,这个独特的集市旨在通过商品促进巴国与中国和中亚的联系,不仅将在巴基斯坦零售来自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进口商品,还将为巴产品出口到中国和中亚地区提供一个平台。 来自ICSF的中国代表团与PRCCSF成员一起出席了落成典礼。 PRCCSF执行董事阿克拉姆(Khalid Taimur Akram)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将专门为中国和中亚投资者提供展示其产品的空间。 他强调说,“命运共同体集市”的目标不仅仅是引进中国产品,还将为中亚内陆国家与中国和巴基斯坦搭建桥梁。“目前30%的工程已经完工,剩余工程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完工。伊斯兰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的三层楼将预留给这条贸易集市。” ICSF院长李怀亮教授在仪式上表示,该项目将充分利用中巴经济走廊(CPEC)路线。他将通过古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历史意义与该路线在现代转变为CPEC历史意义相提并论。他指出:“命运共同体集市将促进中巴两国的双边关系。”(走元编译)

全球加大对遭受洪灾的利比亚的援助力度

星期四,在一场海啸规模的山洪造成至少 4000 人死亡、数千人失踪后,全球对利比亚的援助工作加快了步伐,联合国将这一死亡人数部分归咎于多年的战争和混乱。 周日晚间,巨量的暴雨冲垮了上游的两座河坝,将德尔纳市变成了一片世界末日般的荒地,整个城市街区和无数人被冲入地中海。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表示,如果早期预警和应急管理系统在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正常运转,大部分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其负责人佩特里·塔拉斯表示,如果协调得更好,“他们本可以发出警告,应急管理部队本可以疏散人员,我们本可以避免大部分人员伤亡。”

“完成50多个联合项目,20多个正在筹备” 巴中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合作

巴基斯坦和中国正在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图/巴基斯坦《国家报》) 【华商新闻网编译报道】巴基斯坦和中国正在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在多方面完成互利共赢。   巴基斯坦《国家报》10日报道,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副校长可汗(Iqrar Ahmad Khan)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整体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巴中高等教育合作不断深化,高校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持续加强。 可汗赞扬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他说,中国对教育的承诺已经通过其在研发、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方面的持续投资得到了体现。“中国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在全球排名最高。”他补充说:“目前中国高校最出色的就是全球拓展和多元化、与行业的联系,以解决问题和将知识商业化,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随着对创新、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的关注,中国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可汗说,在中国学习的巴基斯坦学生有2.6万人,其中有1000多名博士后和访问科学家。 巴中高等教育合作在双边关系、经济机会、知识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体系改善等方面带来了互利共赢。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教育合作已成为重点领域。双方的合作范围广泛,包括学生交换计划、联合研究计划及成立学术机构等等。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已经与中国完成了50多个联合项目,还有20多个项目正在筹备中。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与中国高等院校签署了3个新的园艺、病虫害管理和生态学联合实验室。(宋池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