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国际排灌委员会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宣布,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瓯江流域的松谷灌溉工程被列入世界遗产灌溉结构名录。
根据 ICID 的说法,松谷灌溉计划是“一项卓越的灌溉计划,其工程无可挑剔,帮助该地区的农业繁荣了 2000 多年”。
该方案是古代中小型流域灌溉工程的典型模式,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堰、低坝、池塘和水井。
专家表示,该水利工程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支持了当地生产,造福了居民日常生活,防止了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它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浙江水利电力学院副教授王以嘉说,雨季可以蓄水灌溉和排水,旱季也可以通过周围的山、塘、井、泉水补充。大学。
王补充说,它不仅充分发挥堰、塘、井等各种水源的蓄水作用,还提高了灌溉和供水能力,达到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的目的。
在农业历史悠久的松阳县,早在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人们就开始引水灌溉农田。明清两代(1368-1911)灌溉系统完善,至今仍在运行,灌溉面积11000多公顷。
同样位于丽水的丽水同济堰于 2014 年 9 月 16 日被认定为首批 WHIS。该堰始建于南朝 (420-589),目前灌溉面积超过 2000 公顷。
这两个卓越的项目使丽水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两处 WHIS 的地级市。
除了松谷灌溉计划,本月还有另外三个中国古代和历史遗址被 ICID 认定为 WHIS。
它们分别是具有2160年历史的四川同济堰、江苏兴化多田排灌和江西崇义上宝梯田,使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灌溉项目总数达到30个。
ICID 是一个国际组织,成立于 1950 年,致力于促进灌溉、排水和防洪领域的科技交流。它于 2014 年设立了世界遗产灌溉结构,旨在保护和促进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灌溉项目。迄今为止,已有来自18个国家的140个项目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