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35 岁的西蒙·弗兰德(Simon Friend)正在阿姆斯特丹的家中工作,当时他听到有人抱怨香港终于要重新向世界开放。
Friend 是香港最大的体育赛事香港七人榄球赛的忠实拥护者,他迫不及待地预订了航班。
该赛事将于 11 月 4 日至 6 日举行,这是在香港取消一些世界上最严格的 COVID-19 限制措施(包括对入境者的强制性酒店隔离)后两年来首次举行。
“这将是我的第 25 届香港七人榄球赛,可以肯定地说我是一名铁杆粉丝,”朋友告诉半岛电视台。
“自从我在那里见到朋友和家人以来,已经过去两年了。没有酒店隔离加上能够参加七人榄球赛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双赢。”
“七人榄球赛每年都是香港年度最佳派对,”他补充道。 “这是喝几杯酒,穿上奇装异服参加派对的最佳理由。”
2013年为期三天的香港七人榄球赛最后一天,一名戴着马头面具的橄榄球迷走在观众席上。
疫情爆发前,香港七人榄球赛吸引了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档案:Tyrone Siu/路透社]
香港政府希望这项体育赛事以及周二开幕的备受瞩目的国际银行业峰会,将表明该市在担心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的情况下开放营业。
尽管如此,这座城市的游客仍将不得不忍受早已被其他地方抛弃的限制,包括多次 COVID 测试、口罩强制要求和为期三天的监控期,在此期间餐厅和酒吧等场所禁止进入。
那些确实来的人会发现一座城市陷入衰退,其经济受到严厉的流行病遏制和北京领导的对异见人士的全面镇压的双重冲击的打击。
香港的零售和旅游业已经从 2019 年的民主抗议活动中步履蹒跚,当时政府对 COVID-19 的严厉反应使该市陷入三年来的第二次衰退。
香港的“动态零新冠病毒”政策,包括酒店隔离,严重扰乱了该市企业的运营,引发了该市熟练专业人员的创纪录外流。
花旗集团等金融公司已将一些关键员工和职能迁出香港,而美国时尚巨头 VF Corp 和法国 IT 服务公司 Capgemini 将其区域总部迁至新加坡。
“毁灭性的”
香港七人榄球赛成立于 1976 年,是疫情前该市最大的赚钱体育赛事,吸引了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对于 95% 的年收入依赖于七人榄球赛的香港橄榄球联盟来说,赛事的回归被视为生存问题。
“过去三年对联盟和橄榄球界来说是毁灭性的,”香港橄榄球联盟首席执行官罗比麦克罗比告诉半岛电视台。
“自 2019 年以来没有举办任何赛事,我们已经累计亏损超过 2.5 亿港元 [3180 万美元],导致我们一半的员工失业。”
麦克罗比说,这场比赛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这座城市正在“反弹”并开始营业。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当地只售出 20,000 张门票,但我们已经售出了约 26,000 张,因此我们已经领先了——我们对国内需求感到满意,非常感谢当地社区的持续支持,”他说。
尽管如此,麦克罗比表示,这些限制——包括活动本身的测试和戴口罩要求——将阻止国际游客,这些游客通常占 40,000 名观众的一半左右。
“我们的粉丝来到香港时喜欢享受香港的夜生活,”他说。
被称为兰桂坊党区教父的地产大亨艾伦泽曼说,隔离的结束虽然“呼吸了新鲜空气”,但不足以将游客带回香港。
“游客绝对是香港的最后一块拼图,但他们不会在‘0+3’限制下大量回来,”泽曼告诉半岛电视台,他指的是禁止入境的为期三天的入境监测期。他们来自餐厅和酒吧等场所。
也是政府顾问的泽曼认为,由于最近在中国举行的共产党代表大会,香港领导人李约翰可能在保守派方面犯了错误。
“那周没有人想借此机会惹恼[北京],”泽曼说。
“我认为这里的政府认为现在不是推行‘0+0’的合适时机,‘0+3’已经是他们现在可以推动的程度了。”
参加 11 月 1 日至 3 日举行的全球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银行高管和其他金融领袖将暂时摆脱其他旅行者面临的限制。
主办全球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制定政府批准的“感染控制安排”,为参与者参与其中提供“必要的便利”。峰会并开展商务活动。金管局强调了亲临活动的重要性,让客人可以与员工和客户会面并建立关系。
除了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大流行高峰期被争议地豁免了该市的检疫规定外,此次峰会将标志着华尔街一些知名人士首次登陆金融中心自大流行开始以来。
将出席峰会的泽曼表示,此次活动是“对香港的信任投票”。
“这些机构,”泽曼说,“一直将香港视为他们在亚洲的总部。”
泽曼表示,香港作为东西方门户的地位,使其成为举办此类活动的理想地点。
他说:“中国是一个太大、太重要的市场,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都无法拒绝。”
其他人则不那么乐观。
新西兰梅西大学教授、亚洲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主席 Martin Young 表示,香港的部分重新开放将不足以重振今年的经济。
“对[香港]来说,尽快开放很重要,”杨告诉半岛电视台。 “取消所有新冠疫情措施肯定会对国内消费和游客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但这只是香港面临的问题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困境的加深和要求结束所有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香港行政长官李宗盛推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措施,其中包括一项 300 亿港元(合 38 亿美元)的基金来支持香港的企业。城市。
Natixis 高级经济学家 Gary Ng 表示,此类公告虽然受欢迎,但也是权宜之计。
“在完全重新开放的商业环境下,政府和社会的成本会更低,”Ng 告诉半岛电视台。
“随着又一年的财政赤字,如果增长不反弹,香港政府可能无法承担更多支出,并且用于解决长期问题的资源将减少。”
投资者对该市应对危机的能力的信心已经减弱。上周有关中国经济放缓和经济数据延迟的报道导致恒生指数跌至 15180 点——这是自 2009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Ng 表示,政府应为“其面临的 80% 的衰退风险”承担责任。
“虽然政府无法控制中国大陆的政策,但它有空间通过取消所有与 COVID 相关的限制来调整其做法。”
杨说,这座城市应该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完全过渡到与病毒共存的境地,包括竞争对手新加坡,新加坡上个月在 2022 年全球金融指数中使香港成为亚洲领先的金融中心。
“香港能否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事后确定最佳实践要容易得多,但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说做得最好,我会把它交给新加坡,”杨说。
“在我看来,现在是香港效仿新加坡应对新冠病毒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