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一项官方长期监测计划报告称,澳大利亚大堡礁三分之二的珊瑚覆盖面积为 36 年来最大,但大堡礁仍然容易受到日益频繁的大规模白化的影响。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表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珊瑚礁中部和北部地区的恢复情况与南部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由于荆棘冠海星的爆发而导致珊瑚覆盖减少在其年度报告中。
AIMS 首席执行官保罗·哈迪斯蒂 (Paul Hardisty)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表明珊瑚礁对于持续发生的更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的持续急性和严重干扰是多么脆弱。”
该报告发布之际,教科文组织专家在三月份访问后,正在考虑是否将大堡礁列为“处于危险之中”。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原定于 6 月在俄罗斯举行,但被推迟了。
在一项衡量珊瑚礁健康的关键指标中,AIMS 根据其对珊瑚礁的长期调查,将超过 30% 的硬珊瑚覆盖率定义为高价值。
在北部地区,平均硬珊瑚覆盖率从 2017 年的 13% 的低点增长到 2022 年的 36%,而在中部地区,硬珊瑚覆盖率从 2019 年的 12% 的低点增长到 33%——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自该研究所于 1985 年开始监测珊瑚礁以来,这两个地区的情况。
然而,在硬珊瑚覆盖率通常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的南部地区,2022 年的覆盖率从一年前的 38% 下降至 34%。
复苏是在七年来第四次大规模漂白之后发生的,也是拉尼娜事件中的第一次,但哈迪斯蒂表示,虽然范围很广,但 2020 年和 2022 年的漂白并不像 2016 年和 2017 年那样具有破坏性。
“这些最新结果表明,在没有强烈干扰的情况下,珊瑚礁仍然可以恢复,”哈迪斯蒂说。
不利的一面是,植被的增长是由鹿角珊瑚推动的,AIMS 称这些珊瑚特别容易受到海浪破坏、热应激和棘冠海星的影响。
AIMS 监测项目负责人 Mike Emslie 说:“这意味着硬珊瑚覆盖率的大幅增加很快就会被鹿角珊瑚占主导地位的珊瑚礁的干扰所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