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5日,魏广文制作的广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出。(图/中新社)
“国潮”近年在中国内地兴起。在钟表设计领域,一批中国制表师精心专研,糅合中华文化元素与精湛工艺,展现独特的文化工艺创造力。
9月5日,第42届香港钟表展及第11届国际名表荟萃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揭幕,汇聚逾700家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大会今年新增“国潮”主题,邀请6位来自内地及澳门特区的知名制表师坐镇“国潮”展区,向业内人士及港人展示“国潮”设计精髓。
据了解,在位于3楼展馆“国潮”专区内,云集北京表、飞亚达和伊特纳帝等内地顶尖钟表品牌,展示了多款富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腕表及时钟,其中有一款“中华历法‘更’表”,它拥有10根指针,表面刻有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四季、农历、更点制等资讯。
这款表的制作人、国际独立制表人学会会员马旭曙说:“这款表有11个功能,都与中华历法有关。从构思到制作完成,我大概花了5年时间,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想,怎么把这些历法组合到一起,又不能产生误差。这个构思此前没人做过,没法参考,需要自己想。”
此次,马旭曙还带来“北京星空”“两问表”“柱状立体陀飞轮”等“国潮”精品。
据了解,在展区的另一侧有一座广钟,高逾40厘米、宽逾20厘米、厚约20厘米,钟身通体铜镀金镂空雕花、鉴刻,花型细密雅致,最高处是一个圆帐,下方是观景箱,里面放置了一尊镀金佛像,左为紫衣僧人敲钟,右为黄衣僧人敲木鱼,观景箱下方才是圆形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