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岁的赵艾森在中国北方山西省蓟县新村种植苹果已有 3 年之久。他的果园占地 1.3 公顷,年产苹果 40,000 至 50,000 公斤。他现在的收入大约是十年前的三倍。
“近年来,我每年的收入接近 20 万元人民币(2.8 万美元),”赵说。 “过去,我的收入只能支付我们的开支。但现在,我们可以有积蓄了。”
赵说,村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现在村里的生活好多了。我们有水泥路和新建的房屋。不再有人住在窑洞里,”他说。
蓟县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种植苹果。到目前为止,该县已种植苹果近 19,000 公顷,年产量 220,000 公吨,价值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1.4 亿美元)。
蓟县扶贫开发中心副主任陈民强说,他们还生产苹果茶、醋、酒和苹果片。他们的水果和产品远销中国许多大城市,并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随着该县收入的增加,地方官员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由于环境的改善,许多村民开始发展旅游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这里建造了漂亮的酒店和充满活力的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