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止塑料污染的全球条约的第一轮谈判以在目标和努力应该是全球性和强制性的,还是自愿的和国家主导的问题上出现分歧而告终。
来自 160 个国家的 2,000 多名代表齐聚乌拉圭,参加政府间谈判委员会 (INC) 计划举行的五次会议中的第一届会议,该委员会是联合国谈判机构,旨在到 2024 年底起草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周五在沿海城市埃斯特角城结束的谈判形成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联盟”,反对拥有世界顶级塑料和石化公司的国家,包括美国和沙特阿拉伯。
包括欧盟成员国、瑞士、东道主乌拉圭和加纳在内的 40 多个国家组成的雄心勃勃的联盟推动该条约以强制性全球措施为基础,包括限制生产。
“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国际监管框架,我们将无法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挑战,”瑞士在其立场声明中表示。
反对阵营希望该协议类似于巴黎气候协议的结构,各国在该协议中设定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
他们认为,国家计划允许政府优先考虑最重要的塑料污染来源和类型。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致力于在整个 INC 过程中与其他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制定一项雄心勃勃、创新和国家驱动的全球协议。”会谈中的行业代表吹捧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呼吁该条约将重点放在解决废物问题上,而不是采取削弱生产的措施。
“最终,我们希望委员会得出与我们相同的结论,即增加回收利用是减少塑料垃圾的最佳解决方案,”塑料工业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特·西霍尔姆 (Matt Seaholm) 说。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出了相反的信息,敦促各国打击塑料的生产,塑料是“另一种形式的化石燃料”。
他在推特上写道:“我呼吁各国不要把目光投向垃圾,关掉塑料的水龙头。”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条约,塑料产量可能会在未来 10 到 15 年内翻一番,到 2050 年会翻三番。
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担心,自愿的、国家主导的方法将无法产生真正的改变。
WWF 全球塑料政策负责人 Eirik Lindebjerg 表示:“尽管有少数人强烈反对全球规则和标准,这可能会削弱各国采取行动的义务。”
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由联合国环境大会设立,旨在制定全球塑料污染协议的文本。
此举是在 3 月份在内罗毕举行的一次会议之后举行的,当时联合国成员通过了一项历史性的决议来结束塑料污染。
各国政府同意开始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议,该协议将在 2024 年生效,但在主要问题上存在分歧,包括是否限制塑料生产、逐步淘汰塑料类型和协调全球规则。
谈判于 11 月 28 日在乌拉圭开始。欧盟呼吁“不早于 2023 年 4 月下旬”举行第二轮谈判,以确保会议之间有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