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海市气象部门宣布,上海迎来了 100 年来最热的五月天,全面打破了此前的最高纪录。

科学家表示,全球变暖正在加剧恶劣天气,最近几周,许多国家经历了致命的热浪,东南亚和南亚的气温创下历史新高。

“13 点 09 分,徐家汇站的气温达到 36.1 摄氏度(97 华氏度),打破了 100 年来 5 月最高气温的记录,”该服务官方微博账户上的一篇帖子写道,指的是 位于中国最大城市中心的地铁站。

上海气象部门称,下午晚些时候,熙熙攘攘的车站温度甚至攀升至 36.7C (98F)。

根据气象服务机构的数据,这比旧记录 35.7C 高出一个整度,该记录此前已在 1876 年、1903 年、1915 年和 2018 年四次记录。

上海居民在午后的阳光下闷热难耐,一些应用程序显示“感觉”温度估计超过 40C(104F)。

“我中午出去取快递,回来后头疼,”上海的微博上写道。

致命的高温

4 月中旬,印度部分地区的气温超过 44 摄氏度(111 华氏度),孟买附近一天至少有 11 人死于中暑。

在孟加拉国,达卡遭遇了近 60 年来最热的一天。

世界天气归因小组的研究称,泰国达克市创下历史最高气温 45.4C(114F),而老挝 Sainyabuli 省的气温达到 42.9C(109F),创历史最高气温记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全球变暖的每一次增加都会加剧多重和并发的危害”。

5 月,联合国警告说,几乎可以肯定,2023 年至 2027 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因为温室气体和厄尔尼诺现象共同导致气温飙升。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 (WMO) 表示,未来五年中至少有一年全球气温超过限制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中设定的更雄心勃勃的目标的可能性有三分之二。

2015 年的《巴黎协定》中,各国同意将全球变暖限制在“远低于”1850 年至 1900 年期间测得的平均水平之上两摄氏度——如果可能的话,最高可达 1.5 摄氏度。

2022 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比 1850-1900 年的平均温度高 1.15C。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从 2023 年到 2027 年的至少一年中,每年全球地表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5 摄氏度的可能性为 66%。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中国给美国的信息: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关你的事”

华盛顿:根据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的说法,中国人认为美国不应该敦促中国和巴基斯坦重新谈判北京的债务问题,也不应该对巴中关系“说坏话”。 在为期两天的美巴关系研讨会上,中国外交政策专家孙云表示,巴美关系是中国南亚总体战略的一个因素,但“中国对中巴关系的发展充满信心。无论美巴关系如何,都将继续下去。” 然而,她表示,中国也在调整或重新调整其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和期望,特别是在 CPEC 方面。 “从那次重新调整来看,中国几乎对巴基斯坦应该重新平衡其对外战略持欢迎态度。巴基斯坦再次向美国伸出援手,这是一种欢迎态度,”云女士说。 “巴基斯坦对这一预期和对外结盟战略的调整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认可。” 她说,中国人不相信美巴关系的重新调整会以牺牲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因为印度仍然存在,而且无论人们怎么想,中巴经济走廊仍将是最重要的运动之一。它。” 关于中国对美巴互动的反应,她说,“[它]更多地与美国所说的有关,而不是巴基斯坦所说的。 “这不关你的事,”当被问及中国对美国建议巴基斯坦应与北京重新谈判债务的反应时,云女士说。

乌克兰在腐败丑闻中取代雷兹尼科夫:立法者

一名高级立法者表示,在腐败丑闻之后和预期的俄罗斯进攻之前,乌克兰将以其军事间谍机构的负责人取代国防部长 Oleksii Reznikov。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会议在巴举办 专家发言:中巴可以通过合作解决任何问题

这是2017年3月22日在瓜达尔拍摄的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港控共同援建的法曲尔小学。(图/新华社) 【华商新闻网编译报道】28日,“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会议在旁遮普大学(PU)举行。 《新闻报》报道,此次会议旨在探索中国对全球共同体愿景的最关键要素,并了解未来如何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及其在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中的作用。 巴基斯坦大学副校长马哈茂德教授(Prof Dr Khalid Mahmood)在致辞中谈到了中巴两国之间的历史友谊。他强调了此次会议在两国学术机构之间交流思想和扩大研究合作的前景。他说,巴基斯坦和中国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经验。两国都面临着安全、极端主义威胁和环境问题,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加以解决。他希望此次会议将有助于制定新的政策,以克服两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解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平等的,是包容的价值观共同体。他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差异,尊重所有人,倡导普遍繁荣和共同发展。他强调,必须建立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加强相互协商,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发展安全格局。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非洲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教授强调,民主并不是一个国家独有的特殊权利。她解释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过程,以及中国如何成功地让人民参与政治进程。会上,她赞赏CPEC领导层在提高所有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走元编译)

英国政府提高中国专业知识

英国表示,将把拨款增加一倍,用于在政府内部培养其在中国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对中国构成的安全挑战和对台湾的担忧日益加剧的担忧。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希望提高英国的普通话水平,并表示将向跨政府部门运作的“中国能力计划”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 “面对中国对英国的安全、繁荣和价值观构成的系统性挑战,这一额外资源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知识和语言技能,”他周一在英国最新防务报告发布前的一份声明中说。和安全计划。 英国表示,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共产党日益受到关注,其担忧集中在台湾的军事活动和中国对英国立法者的制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