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皮影曾经辉煌过,也经历过没落。为了让皮影技艺‘活’下去,我们尝试过把皮影做成纪念品,甚至做成家装饰品。”陕西皮影手艺人汪海燕称,通过不断创新,让皮影重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这项传统技艺跟得上“潮流”,焕发新生。
华州皮影诞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被誉为“世界电影鼻祖”。2006年华州皮影入选中国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汪海燕是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汪式”皮影第五代传承人,汪海燕从自己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身上学习了传统的皮影制作技法和工序。
“从技法上,华州皮影属于陕西东路,‘推皮走刀’是制作皮影的精髓。雕刻师用右手拿刀,扎过牛皮,左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头去转动固定在刻板上的牛皮。”汪海燕称,这种技法,使得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出的花纹特别精细,作品线条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