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沙澧公园内的垂柳树在注射植物生长调节剂。(图/中新网)
立秋过后,暑热未散,“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的沙澧公园内,树影斑驳,杨柳依依,成为当地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近日,漯河市沙河大堤旁许多杨树和柳树的树干上都斜插着三四个褐色“小药瓶”,这对于经常来此散步的市民而言,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们都知道这些“小药瓶”是为了抑制飞絮。
在漯河市黄山路、淞江路、嵩山路、辽河路等多条道路上,道路两旁的高大粗壮的“馒头柳”“毛白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许多树上同样斜插着三四个“小药瓶”。
漯河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副主任王志安称,树体上“小药瓶”注射的是一种叫做“赤霉酸”的药剂,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注射后,药剂会随着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各个部位,抑制花芽分化,从而达到控制飞絮产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