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中国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环节”。因此,巴基斯坦是这一全球合作框架下从中国投资中获益最多的少数几个参与国之一。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旨在通过铁路、公路和海上路线连接各大洲国家。但过去十年来,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仍然仅限于中国对巴基斯坦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在投资逐渐枯竭之际,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了超过250亿美元。但工业和农业在提高生产率和出口方面尚未取得任何进展。
虽然有形基础设施对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巴基斯坦必须通过外国投资和技术转让来提高生产率和出口,以解决其长期的国际收支和债务危机。正因如此,许多人认为巴基斯坦未能完全实现与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承诺,错失了修复本国经济的黄金机会。
在上周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再次推动“一带一路”全球合作,以纪念“一带一路”倡议启动第一个十年。这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又一次扩大与中国的双边经济关系的机会。
巴基斯坦临时总理安瓦尔·哈克·卡卡尔访问北京参加论坛期间,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期间,双方达成多项协议,包括扩大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范围和推动双边经济投资合作向工业、矿业、农业、民生项目、科技、教育等领域拓展。与此同时,中国同意以67亿美元的成本削减升级从白沙瓦到卡拉奇的铁路轨道,并同意投资15亿美元用于巴基斯坦的炼油业务。
过去,这些重要领域的双边合作受到前部长们针对中巴经济走廊投资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官僚主义障碍、经济特区建设工业基础设施以促进中国产业转移的进展缓慢、监管不力等,以及政策制度限制、美元流动性紧缩等多重因素的阻碍。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中国与西方的紧张关系以及对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公民安全的担忧也减缓了“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势头。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正在从“勾画轮廓”转向“充实细节”,这表明中国正在重申其作为“经济多边主义和全球化”领导者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充分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潜力,发展绿色、开放、包容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