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上海疫情期部分银企业务特事特办,探索人脸识别等优化账户服务
路透北京6月5日 – 中国央行最新表示,上海本轮疫情发生后,支持银行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和开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人脸识别、电子证照、企业信息联网核查和大数据分析等安全有效方式,通过电子渠道为单位办理开户、变更等账户业务。
央行在回复路透的邮件中指出,针对疫情期间部分企业有关负责人因封控在家随身无公司印章、无企业网银优盾、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发放工资的情况,央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配合,指导在沪银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一方面,通过视频方式核验企业相关负责人身份与发放工资意愿的真实性,并通过约定的互联网渠道接收企业发放工资清单、书面代发申请等材料,完成真实性审核后由银行代企业进行工资发放应急操作。
另一方面,支持银行通过个人II类银行结算账户为客户发放工资津贴,鼓励银行积极引导客户通过电子渠道在线办理支付结算业务,适当提高快捷支付日限额和单笔限额,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移动支付需求。
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督促在沪银行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内嵌到内部定价和传导相关环节,疏通银行内部利率定价传导机制,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
4月,上海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末下降49个基点,其中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末下降29个基点。
中国央行、外管局4月中旬印发通知称,要求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人群等金融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完) (发稿 马蓉;审校 林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