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上海在内的几个中国大城市正在对数百万居民推出新的大规模检测或延长封锁期,以应对新的 COVID-19 感染群,其中一些措施在互联网上受到批评。

据路透社根据截至周一的官方数据计算,在截至周日的 7 天内,中国报告的本地每日感染病例平均约为 390 例,高于 7 天前的约 340 例。阅读更多

尽管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复苏相比,这微不足道,但中国坚持实施其动态的零 COVID 政策,即一旦爆发就消除疫情。此前,当疫情爆发成为重大爆发时,地方官员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例如长达一个月的封锁,即使以经济增长为代价。

持续爆发和更多关闭可能会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压力,在广泛的 COVID 封锁影响工业生产和消费者支出之后,该经济体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大幅收缩。阅读更多
上海的商业中心尚未完全从春季为期两个月的严酷封锁中恢复过来,每天仍报告零星病例,计划在其 16 个区中的许多区以及最近报告新感染病例的一些较小地区进行大规模检测,经过上周的类似测试。阅读更多

市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到目前为止,社区层面仍然存在流行病风险。”
上海市政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报告了十多起新病例,但在隔离区以外没有发现任何病例。

“我无语了,”一位姓王的上海居民说,她每个周末都在她的住宅区接受检测。 “这听起来像是在浪费资源,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北部城市天津最近几个月启动了多轮大规模检测以遏制早期的疫情,周一表示,在发现两起本地感染后,将再次对其超过 1200 万居民进行检测。
在西北部城市兰州,从上周开始的对约 300 万居民的四个主要地区的封锁已延长至 7 月 24 日。

在中国中部城市驻马店,对其管辖的几个城镇的数百万人的封锁已经延长了几天,直到周一或周二。

西南城市成都周一表示,它暂停了各种娱乐和文化场所,周末扩大了限制在几个地区的限制。

首都北京在一周内本地感染为零后,周一发现了两例病例——一名国际航班机组人员和该人的室友。当局已经封锁了受影响的建筑物。

“没有人性”
广西南部地区当局周日晚间表示,他们将北海市的两名官员免职,因为他们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表现不佳。
北海拥有190万人口,目前有500多人感染,已经启动了多轮大规模检测,并封锁了一些地区。

截至周日,已有2000多名游客被困在这座城市。

在南部城市广州,新冠病毒控制人员在未经居民同意的情况下拆毁了公寓门锁,周末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强烈抗议。

周一,广州市一区当局向居民道歉。

该问题是中国类似推特的社交媒体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这太可怕了,太荒谬了,”一位微博用户写道。 “没有人性,就没有法律。”

在东北城市长春,地铁乘客被告知在乘车过程中佩戴 N95 口罩。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只要求使用外科口罩。

长春自 5 月中旬以来一直没有本地病例,而其管辖的附近一个较小的城镇自 7 月 15 日以来报告的病例不到 20 例。

香港大学病毒学教授靳东彦表示,在重大疫情爆发期间,N95 口罩能够提供比外科口罩更好的保护,但在 COVID 风险较低的地区可能成本效益较低。

“在一个没有病例的城市,强制使用 N95 口罩将是痛苦和不便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波多黎各难以到达被菲奥娜切断的地区

飓风菲奥娜正在威胁百慕大和加拿大远东地区,数百人被困波多黎各,摧毁了道路和桥梁,并造成历史性洪水。

放松的时间

张磊报道说,随着秋天的来临,冬日若隐若现,以多彩而和谐的告别方式。

尼泊尔称游客在喜马拉雅山徒步必须聘请当地向导

尼泊尔官员说,尼泊尔强制要求所有在该国喜马拉雅地区徒步旅行的游客雇用当地援助人员。

“如果你看到我,请哭泣”:饥饿石预示着欧洲的干旱

随着气候危机导致水位骤降、河床干涸、冰川融化,古老的军舰、古城、消失的清真寺和人类遗骸等文物纷纷出现。这个故事是“气候文物”的一部分,该迷你剧讲述了因干旱和气温升高而被发现的人物、地点和物品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