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周三表示,将密切追踪一枚新发射的大型中国火箭的残余物,预计将在本周末不受控制地重返大气层,但不会对地面上的任何人构成风险。
长征五号乙火箭周日发射升空,向在轨建设中的中国新空间站运送了一个实验室模块,这是中国最强大火箭自 2020 年首次发射以来的第三次飞行。阅读更多
正如前两次飞行中所发生的那样,火箭的整个主核心级——长 100 英尺(30 米),重 22 吨(约 48,500 磅)——已经到达低轨道,预计一旦进入大气层,就会返回地球据美国专家称,摩擦将其拖下。
最终,火箭弹体在穿过大气层时会解体,但体积足够大,以至于在大约 2,000 公里(1,240 英里)长约 70 公里(44 英里)的区域内,大量碎片可能会在炽热的再入雨中幸存下来。广泛的、独立的美国分析师周三表示。
碎片场的可能位置无法提前确定,不过专家们将能够在未来几天缩小潜在撞击区域,使其更接近重返大气层。
根据洛杉矶附近的政府资助的非营利研究中心 Aerospace Corp. 的说法,最新可用的跟踪数据项目重新进入将在周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0024 左右,正负 16 小时。
航空航天分析师 Ted Muelhaupt 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考虑到 75% 的地球表面在碎片的潜在路径中是水、沙漠或丛林,地面上的人员和财产面临的总体风险相当低。
尽管如此,火箭碎片仍有可能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坠落,就像 2020 年 5 月另一艘中国长征 5B 的碎片降落在科特迪瓦一样,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损坏了该西非国家的几座建筑物据报道,Muelhaupt 说。
相比之下,他说,美国和大多数其他航天国家通常会增加设计火箭的费用,以避免大规模、不受控制的再入——自从美国宇航局空间站 Skylab 的大部分空间从1979年在轨道上降落并降落在澳大利亚。
他告诉记者,总体而言,本周末有人因火箭弹落下而受伤或死亡的几率从千分之一到 230 分之一不等,远高于国际公认的万分之一的伤亡风险阈值。
但对任何一个人构成的风险要低得多,大约每 10 万亿分之六。他说,相比之下,被闪电击中的几率大约高出 80,000 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碎片对航空或地面人员和财产造成伤害的可能性非常低。他说火箭的大部分部件将在重新进入时被摧毁。
去年,在北京政府对估计的碎片轨迹或 2021 年 5 月最后一次长征火箭飞行的再入窗口保持沉默后,美国宇航局和其他人指责中国不透明。阅读更多
那次飞行的碎片最终无害地降落在印度洋。
在赵周三发表讲话的几个小时后,中国载人航天局(CMSA)在一份罕见的公开声明中给出了其最新火箭的大致位置。截至下午 4:00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0800),该机构表示,火箭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地球,最远点高263.2公里,最近点高176.6公里。
CMSA 周三没有给出估计的重新入境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