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中国记者的新书认为,中国政府正在开创一种基于大规模监控的新治理模式。
重要性:中国庞大的人口、经济影响力和全球影响力意味着该国的国内监控架构可能会产生远远超出其国界的影响。
作者指出,大规模监控可以压迫,但它也提供了更宜居城市和无缝数字服务的承诺,这就是数字威权主义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如此诱人的原因。
正在发生的事情:数以亿计的监控摄像头笼罩着中国,来自数十亿数字支付的信息每周都被收集起来,在线言论受到审查,人们的行动通过连接到手机的卫星定位系统被跟踪。
但中国政府对所有这些数据有更大的计划,而不仅仅是清除个人犯罪或政治异议行为,华尔街日报记者 Josh Chin 和 Liza Lin 在“Surveillance State: Inside China’s Quest to Launch a New Era of Social Control”中写道。 。”
相反,中国政府的目标是用数字监控取代基于经济增长的社会契约,这种契约现在看来不可持续。
大局:在 1989 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猛烈镇压了学生领导的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心照不宣的选择——代替自由政治改革,共产党将保证经济增长和繁荣。
随着中国 GDP 增长的飙升,这种社会契约在 20 多年里运行得相当好。但随着国家经济引擎的放缓,党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找到新的替代方案,Chin 和 Lin 写道。
他们写道,支持监控的社会控制是他们正在创造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推销的“中国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替代(和更好的)治理模式。
他们在说什么:“通过从监控数据中挖掘洞察力,”作者写道,该党“相信它可以预测人们想要什么,而无需给他们投票或发言权。通过在社会问题发生之前解决它们并消除异议在它溢出到街头之前,它相信它可以扼杀婴儿床中的反对意见。”
言外之意:作者写道,西方媒体的报道倾向于将中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制度描述为纯粹的压迫性,但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也可以创造更便利的城市和更轻松的生活。
这本书探讨了“新疆的极权主义黑暗和该国富裕海岸的轻松科技乌托邦,以展示相同的算法控制如何根据您的身份和位置进行恐吓或溺爱。”
作者写道,以杭州为例,基于数据的交通监控使该市能够改进交通管理,以解决让许多居民生活乏味的长期交通拥堵。
幕后花絮:Chin 和 Lin 在一次采访中告诉 Axios,这本书的想法始于对一家雄心勃勃的初创公司的访问。那家创业公司原来是商汤科技,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面部识别技术公司之一,因在新疆参与侵犯人权行为而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
“我们走进办公室,就像走进了《少数派报告》,”Chin 说,他指的是 2002 年与汤姆克鲁斯合作的科幻电影。
“你必须扫描你的脸才能进去,外面的街道上有一个摄像头,可以实时标记汽车、人和自行车。这是科幻小说。令人兴奋。”
SenseTime 员工表示,他们正在向警察部门出售他们的技术。 Chin 和 Lin 很快意识到,该公司处于国家鼓励的将监控技术与大规模警务联系起来的新努力的最前沿。
看点:这些技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以及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治理的形态。
“我们都在走向一个中国方案至高无上的世界吗?”作者问。 “或者有没有办法以某种方式调和政府对人类行为的机器驱动审计与维护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