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对美国对中国日益敌视的立场持怀疑态度,欧盟及其成员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使其政策更接近美国的政策。
为什么重要:北京推动欧洲接受美国的“战略自治”——希望欧盟与中国保持更友好的关系——现在看起来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正在发生的事情:上周,在关注新疆强迫劳动的立法者和人权活动家施加了巨大压力后,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提议。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也批评了中国对欧洲研究机构的资助,并宣布了一项新的“捍卫民主”一揽子计划,旨在审查外国对欧洲学术机构的资助,以“揭露隐蔽的外国影响和不正当的资助”。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对所有新疆制造的产品实施了进口禁令,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大学的外国资金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
放大:德国是一个关键的基准。柏林曾经是与中国密切贸易关系的坚定支持者,因此倾向于避免与北京的紧张关系。但柏林现在似乎已经在从贸易到人权再到直接军事介入印太地区等问题上转向了一个重要的角落。
上周,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承诺在德国与中国的贸易中“不再天真”。哈贝克宣布,他的团队正在制定一项新的经济政策,以减少关键行业对中国的依赖,并密切审查来自中国的外来投资,他说:“我们不能让自己被敲诈。”
德国外交部还宣布将任命一名太平洋国家特别代表,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令澳大利亚和美国感到震惊。
8 月下旬,德国首次以正式参与者的身份加入了“黑色练习”。这套军事演习每隔一年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岸举行,空军来自多达 17 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该演习最近的扩大引发了人们对其在该地区对抗中国的潜在作用的质疑。
中国共产党附属小报《环球时报》报道称,一些德国媒体警告该国不要加入印太地区的“反华联盟”。
闪回:欧洲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尖锐言论持怀疑态度。
2020 年 12 月,欧盟同意与中国达成一项投资协议,该协议忽略了对中国经济中强迫劳动的担忧,并将加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相比之下,同一年,特朗普政府采取了 200 多项公开行动来反击北京,并使美国和中国经济的某些部门脱钩。
但2021年3月,欧中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欧盟对部分中国官员在新疆施暴行为实施制裁。北京通过制裁欧盟议会成员和其他人进行报复,2021 年 5 月,欧洲议会投票决定冻结投资协议。
此后,欧中关系一落千丈。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中国对俄罗斯的“坚如磐石”的支持使许多欧洲人对北京的态度恶化。
北京对香港的持续镇压也震惊了欧洲的许多人。
联合国在 8 月下旬发表的一份报告警告称,新疆“严重侵犯人权”和可能的“反人类罪”引发了欧洲领导人的严厉批评。
是的,但是: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仍然很牢固,欧盟强调与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至关重要。
看点:据路透社报道,台北正在敦促欧盟采取制裁措施,以阻止中国入侵台湾。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欧洲周边地区建立经济和安全关系。习近平和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刚刚宣布升级伙伴关系,匈牙利总统维克托·欧尔班深化了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