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欧洲顶级行业集团警告说,中国“不灵活”的 COVID-19 限制措施和商业政治化正在削弱其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地位。
欧盟商会周三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意识形态优先于经济和务实的政策制定,企业越来越认为中国“不可预测、可靠和高效”。该商业游说团体表示,北京超严格的“动态零COVID”政策对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偏袒国有企业等因素进一步削弱了信心。
代表 1,700 多家在华欧洲公司的行业机构表示,大多数公司已将其在中国的业务置于“观望模式”,并开始评估替代市场,欧洲的大部分投资在过去四年数年来自少数几家大公司。
“虽然过去北京的改革议程有助于确保稳定、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但现在意识形态正压倒经济,”该行业机构在随附的新闻稿中表示。
欧洲商会表示,北京应引入“全面的市场改革”以恢复商业信心,这需要给政策制定者“犯错”、讨论想法并最终改变方向的政治空间。“欧洲公司仍然渴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在中国关门大吉且公司认为政治、经济和声誉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中国的投资不太可能增加,”欧洲总裁约尔格·伍特克 (Jörg Wuttke) 表示。中国联合商会.
“企业也迫切需要商业环境的透明度,因为它们现在必须将其在中国的业务与企业承诺和欧盟和美国的新供应链立法保持一致。”
中国是最后一个使用封锁和边境管制等严厉限制作为零容忍战略的一部分的主要经济体,旨在不惜一切代价消灭 COVID-19。
这一有争议的战略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成了沉重打击,该经济体在第二季度勉强避免了收缩,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了 0.4%。北京为拯救生命的必要政策辩护,并警告不要“平躺”对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