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公共广场和中央大街的阳台上,业余音乐家拉小提琴、萨克斯甚至古筝与专业人士并肩作战的景象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
来自江苏的游客谢艳文说:“哈尔滨以其冬季风光而闻名,但我对这座城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感到惊讶。”
音乐深深植根于哈尔滨的历史,哈尔滨有时被称为中国的“冰城”。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二胡、格胡等传统乐器与小提琴和钢琴并存,讲述着中西音乐家的故事。
几个世纪以来,赫哲、鄂伦春等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歌和舞蹈,20世纪东铁的发展将西方音乐带到了哈尔滨。许多欧洲歌手、表演者和指挥家因此移居哈尔滨,使其成为国内最早拥抱西方古典音乐的城市之一。许多中国一流的古典音乐家都曾在哈尔滨受训或由受过培训的教师任教。
“中西音乐的交融塑造了哈尔滨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鉴赏家,”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迪说。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音乐遗产和文化,是艺术家的摇篮。中国著名的戏剧表演者、作曲家和歌唱家已将其艺术推广到国家和世界。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盛会,中国-哈尔滨夏季音乐会已经举办了35年。中国名作《在太阳岛》、《我爱北方的雪》等都曾在这里演唱过,并在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
“哈尔滨的音乐遗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我们希望振兴这一传统,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哈尔滨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沙晓东说。
近年来,该市促进了美术与公共文化的融合,为居民提供了更多追求音乐愿望的机会。
2016年3月,全新的哈尔滨大剧院对外开放。盛大的会场,犹如天空中的一条银丝带,一年内上演了近200场演出。
同年,哈尔滨音乐学院在松花江北岸成立。
“我们引进了优质的教学设备,建成了一流的音乐厅,为公众组织了多场免费音乐会,”音乐学院教授李磊说。
在哈尔滨的公交车站和公共广场上,经常会遇到拉小提琴、敲非洲鼓或随着音乐跳舞的人。
“大众喜欢音乐,有品位。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听众,”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