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解救涉案未成年人,严厉惩处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将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表示,检察机关正结合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周五。
张说,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坚持采用教育救助方式,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有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正作用。
2018年至今年9月,有6.3万人有条件免于起诉; 169,000 名青少年被起诉; 1877名未成年人在附条件不起诉缓刑期间因违反规定、拒不悔改被起诉。
通过定制化条件、全程督导排查,提升精准帮教成效。报告称,超过 97% 的未起诉青少年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依法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和宽大处理不是纵容,”张解释说。
他说:“对犯罪主观恶性程度深、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将予以坚决惩处。”
张说,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也采取零容忍态度,建议从重处罚。
他说,在办案过程中,司法理念和办案规则不断完善,包括强迫未成年人参与有组织犯罪、校园暴力、性侵等。
报告称,从2018年到今年9月,4.7万名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年人一审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占被起诉人数的42%。
他说:“检察院还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从源头上深化对可能伤害未成年人的整治和预防,例如完善预防性侵犯、性骚扰和校园欺凌的机制。”
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建立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强制举报制度和涉未成年人职业从业人员入境查询制度。
全国检察机关通过举报系统处理了约3700起未成年人案件,未成年人相关机构使用查询系统开除有犯罪记录的人员约4400人。
报告还呼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法治建设,更新未成年人保护方式和保护理念,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呈上升趋势。
2018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共起诉未成年人24.9万人,年均增长8.3%。报告称,未成年人被起诉的犯罪主要是盗窃、斗殴、寻衅滋事、抢劫、强奸和故意伤害。
2018年至2021年,因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起诉约23.2万人,年均增长6.1%。性侵犯一直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最突出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