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 197 个签署国中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关切和利益,这可能使达成任何共识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 以下是参与于今天 11 月 6 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7) 的一些主要利益相关者和谈判集团。 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今年迎来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在一项国家气候适应计划中,它表示极端天气的威胁越来越大。 然而,面对能源安全风险,中国正在增加煤炭使用量,习近平主席在 10 月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地缘政治也掩盖了气候问题。在台湾问题上的外交争端导致北京取消了与美国的双边气候谈判。 很少有人预计中国会在 COP27 上做出任何新的承诺,官员们表示,为期两周的峰会应侧重于为发展中国家确保气候融资。 美国 继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排放国在国内立法获得批准后将参加 COP27,该立法应释放数万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和交通投资投资。 总统乔·拜登于 8 月签署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RA)的规定预计到本十年末将电网上的清洁能源数量增加两倍,并每年减少 10 亿吨碳排放。 但随着美国国会选举将于 11 月 8 日举行,即 COP27 的第二天,环保人士担心共和党控制国会可能会破坏 IRA 的实施。 美国还准备批准《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该修正案将逐步减少氢氟碳化合物(HFCs)的使用——一种用于制冷的气候污染物。它还计划宣布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规则,该规则将扩大美国去年的提议。 欧洲联盟 欧盟 27 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 8%,并且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瑞士数据:6月外汇储备降至8,497.98亿瑞郎

瑞士数据:6月外汇储备降至8,497.98亿瑞郎 路透7月7日 – 周四的数据显示,瑞士央行6月外汇储备下降。

专家:高收入国家的“绿色增长”未达到目标

在《柳叶刀行星健康》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中,专家们对高收入国家所谓的“绿色增长”提出了警告。 与政治主张相反,研究表明,这些国家目前的增长导向战略远远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中概述的气候目标,最终危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研究表明,即使在11个已成功将碳排放与GDP增长“脱钩”的高收入国家中,减排进展也严重不足。 按照目前的轨迹,这些国家“平均需要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才能将排放量接近于零。 令人震惊的是,它们最终的排放量将超过其全球碳预算公平份额的 27 倍以上,这是一个不得超过的关键阈值,以避免灾难性的全球变暖超过 1.5 摄氏度。 这些发现挑战了政治家和媒体所推崇的“绿色增长”的流行说法,这表明经济扩张可以与气候目标相协调。

随着莫迪重塑首都中心,印度获得了新的议会大楼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将于周日为一座新的议会大楼举行落成典礼,这是一项耗资 24 亿美元的项目的核心部分,该项目旨在重建首都市中心的英国殖民时代建筑,并赋予其独特的印度特色。 就职典礼以及根据印度文化、传统和象征对新德里市中心进行的改造是在议会选举前一年举行的,莫迪的印度人民党 (BJP) 将在议会选举中展示其强大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资历,以及其在任期间的表现 在过去的十年中,寻求第三个任期。 自 2014…

首届全球AI峰会召开 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就AI安全治理加强沟通交流”

11月1日,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布莱切利庄园召开,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讲。(图/上海澎湃新闻) 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11月1日在英国布莱奇利园召开。在开幕式上,包括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就AI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以及各国政府携手应对挑战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并签署《布莱奇利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率团参会并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与会期间,代表团参与AI安全等问题讨论,积极宣介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并与相关国家开展双边会谈。 “中方展现巨大姿态” 吴朝晖在发言中表示,AI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AI,应当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加强技术风险管控,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鼓励各方协同共治,增强发展中国家在AI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能力差距。 吴朝晖表示,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就AI安全治理加强沟通交流,为推动形成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和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积极贡献智慧,切实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AI技术更好造福人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2日援引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米歇尔·唐兰的话称,中国政府派官员出席本届AI安全峰会展现“巨大的姿态”。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哈萨比斯在峰会上表示,我们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人对话,以了解AI技术的潜力。“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在AI安全峰会上呼吁平等权利”,美国科技新闻网站TechCrunch称,中国在AI问题上的严肃态度从其派出的代表名单中可见一斑,除了吴朝晖外,包括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在内的一批中国学者也在与会者名单中。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姚期智日前与西方知名学者一道,呼吁对AI技术实施更严格管理,并警告在未来几十年,先进的AI将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本届AI安全峰会的另一大看点是由28个国家和欧盟共同签署的《宣言》。《宣言》称,各方一致认为,前沿AI的潜在故意滥用或意外控制问题可能会带来巨大风险,网络安全、生物技术和虚假信息风险尤其令人担忧。《宣言》建议,各国应考虑采取有利于创新、适度的治理和监管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AI的效益,并考虑到相关风险;通过现有国际论坛和其他相关倡议,与更多国家展开合作,以确定、了解并酌情采取行动。 《金融时报》称,这份《宣言》是“第一份关于有必要监管AI发展的全球声明”。路透社称,《宣言》提出一个双管齐下的议程,重点是确定共同关注的风险,建立对这些风险的科学理解,同时制定减轻这些风险的跨国政策。也有观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该《宣言》可以视作国际社会首次就监管AI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作出正式声明,但在监管力度等问题上仍存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