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和经济学家在周六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会议上表示,面对逆风,尽管曲折,全球化进程仍将长期持续。
他们是在《2022年世界开放报告》发表后发表上述言论的,表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其他国家。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从总体上看,2020年世界开放指数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心。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代表王受文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经济全球化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等逆风的背景下,世界开放正处于十字路口。
他说,开放是世界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扩大开放,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他说,过去十年,中国通过开放发展了自己,也为世界做出了贡献。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全球开放的倡导者和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报告称,虽然发展中国家总体开放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开放指数呈下降趋势,2020年全球开放动能减弱。
报告显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不断扩大开放,金砖国家开放指数显着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扩大开放合作,做大、平分、合作共赢。央行在视频消息中表示。
专家表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表明,世界开放度的演进不是线性的,而是震荡的,而目前仍处于震荡下行的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玉燕表示,报告显示,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开放水平差距正在缩小。
他补充说,世界开放的更多动力正在涌现。
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中国工业和供应链韧性强,制造业正在形成新的竞争力,这将有助于中国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他还高度评价中国推动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