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周五表示,到 2021 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贡献了全球 70.9% 的专利,拥有全球 5.3% 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显示出中国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力表示:“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他补充说,截至 2021 年底,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已从 2012 年的 7,968 件激增至 80,785 件。
过去十年,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促进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培养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张说,它还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和机制,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
他在 2022 科大讯飞 1024 全球开发者节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时发表了上述讲话,为期三天的活动于周五在安徽省合肥市拉开帷幕。
报告根据发展环境、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资金投入和产业化实力等方面的评价,将中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分为四组。
北京、上海和广东分在领先组,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和湖南组成挑战者组。其他地区陷入追随者和利基地区。
例如,安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产业中快速崛起,全省90多项技术突破、应用和人才来自省会合肥,张说。
“数字化可以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强大的力量,而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合肥人工智能开发商、排名全国百强第五位的科大讯飞创始人兼总裁刘庆峰表示。报告称,人工智能公司。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计算能力的提升,未来量子计算的研究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
作为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常务副校长,潘曾带领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2020 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光的原型量子计算机,名为九丈。
使用一种操纵 76 个光子的新方法,它可以在 200 秒内执行称为高斯玻色子采样的极其困难的计算。同样的任务将花费世界上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 Fugaku 大约 6 亿年。
去年,他的团队推出了第二版计算机九丈二号,它可以同时操纵 113 个光子。
潘在周五的仪式上发表讲话说,该团队最近在开发九张三号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计算速度预计比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快 1000 万亿倍,用于特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