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为国家开启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在本系列中,《中国日报》审视了包括党代会代表在内的全国人民如何努力将蓝图变为现实。
由于购买杂货和做饭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很困难,当局正在想方设法为他们做一些繁重的工作。
在最近的一个例子中,吉林省的一个县本月初推出了一种负担得起的自助餐,希望帮助老年居民避免做饭的麻烦,过上更独立的生活。
与附近的其他食客不同,它只接待60岁及以上的顾客,并以补贴价格提供一日三餐。
在 725 平方米的灯火通明的餐厅内,供应一系列用白色小碗盛装的新鲜烹制的低盐菜肴。长长的柜台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美食,包括豆瓣酱肉丝和当地特色发酵蔬菜等知名菜肴。
老年人一直在排队选择他们的最爱。
“每天买菜和做饭都很头疼,”最近退休的黄书玉说。
她正在拍下她的午餐照片,寄给在城外工作的独生女。 “希望女儿不要再为我们担心。”
初次到访的游客需要携带身份证,以便登记领取餐卡,然后在入口处刷卡支付餐费。
60 多岁的食堂用餐者每餐收费 7 元(1 美元),70 和 80 多岁的人每餐收费 5 元。 90岁以上老人免费。
该设施点缀着身穿红色背心的志愿者,随时准备帮助老年人根据 COVID-19 控制措施测量体温并扫描他们的健康码。他们还帮助那些拄着拐杖走路的人从柜台取食物。
自助餐厅是地方当局促进社区养老的努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退休人员青睐的一种服务形式,那里的养老院仍然供不应求。
在重视孝道和大家庭的文化中,送父母去疗养院也多少有些污名。
据当地媒体报道,县政府已拨款 170 万元用于开办食堂。这家政府所有的设施还接受公众捐款,并向志愿者开放。
11 月 3 日,包括朝鲜族县长韩永哲在内的一群当地官员出席了开幕式。他们在食堂揭牌前发表了祝贺讲话,食堂标志上写着惠民食堂,上面写着中韩文。
“一小碗就能解决大事,”该县黄金时段新闻节目播出的讲话摘要说。
根据官方数据,202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 18.7%,即约 2.64 亿人。
人口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数字将达到 5.2 亿,约占总人口的 40%,使中国成为一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未来5年,我国力争在80%以上的大城市社区开展老年就餐服务,并尽快向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推广。
据当地媒体报道,安徽省省会合肥是这一新趋势的领跑者,截至 11 月已有 860 家食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江苏省等其他一些地区也推出了类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