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牛玉珠在河北省涿鹿县工作的林场自冬天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但牛玉珠并没有停止日常巡逻。
除了巡逻工作,这位52岁的老人还承担了农场“林长”的其他职责,包括制定森林管护计划、动员当地人保护树木、推动保护措施的落实等。他从 18 岁开始从事这个行业,当时他在县城的一家国有苗圃负责植树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涿鹿县森林覆盖率从70多年前的12%提高到今天的54.43%,森林总面积147113公顷。
涿鹿是林业大县,近年来已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宣布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兑现承诺。
随着减碳运动的推进,护林员、环卫工程师等绿色职业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增加品种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新版中国职业分类,绿色职业从2015年的127个增加到134个。
环保部表示,绿色职业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新能源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领域,重点关注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胡玉杰,32岁,贵州大学副教授。她还担任碳封存评估员。
胡说,碳封存评估人员使用碳测量方法来测量、审计和评估森林、草原和其他生态系统中的碳汇。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旨在用浅层地热能替代部分家庭日常用电,以减少日常发电所使用的化石能源带来的碳排放,”胡说。
“像这样的减排项目可以放在碳交易市场上,以分担减排成本,”她补充道。
创造新的绿色职业也可以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刘振杰从事衡水湖湿地修复工作21年。她现在是区管委会副主任。
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上唯一保持着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林地等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努力,包括增加沉水植物和建设生态浮岛,衡水湖现已拥有332种鸟类和757种昆虫,”刘说。
扩大机会
绿色职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归功于国家的碳减排驱动,促进了这方面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
2021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68.5%下降到56%。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去年在上海开业。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测,2021-25年期间,中国碳减排领域所需人员总数将在55万至100万之间。
求职网站猎聘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所有细分行业中,碳中和行业今年一季度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幅最大,增幅超过400%。
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大学、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正在准备庞大的绿色部门人才库。
截至2022年,我国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直接相关的本科专业21个。
华北电力大学今年秋季迎来了首批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这是国内首个氢能本科专业。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非常适合年轻人从事,也很有前途。”该校博士生导师刘建国说。
“我来自中国东北的辽宁省。过去,煤炭的大量开发导致我家乡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大一学生伦明远说。他说,自己主修氢能,未来想为家乡的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