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用户和政府审查人员正在进行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以控制围绕该国反“零 COVID”抗议活动的叙述。

抗议活动于周五在新疆西部地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开始,此前有 10 人在公寓楼火灾中丧生,然后在周末蔓延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成都等城市。

乌鲁木齐的抗议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消防车从太远的地方喷水而无法到达公寓楼后爆发,互联网用户声称由于大流行性路障和被人遗弃的汽车,当局无法靠近隔离。

抗议活动的视频和照片迅速在微信和微博等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在被政府审查员删除之前获得了数万次浏览。

网上分享的反抗行为包括人们拆除路障、要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台以及举起空白白纸作为抗议象征的场景。

到周一,中国社交媒体似乎已经清除了对“新疆”和“北京”等抗议热点的搜索,而带有诸如“我看到了”——指的是互联网用户看到了最近被删除的帖子——这样的间接短语的帖子也被删除了。审查。

微信
中国互联网用户通过截取中国平台上的帖子然后在 Twitter 和 Instagram 上分享来逃避审查 [提供] “随着谎言与真相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即使是不能说或看不到的东西也变得极具象征意义,”中国媒体项目联合主任大卫班杜尔斯基告诉半岛电视台。

“它可以直接穿透单板。这就是我们在过去几天所看到的。 “我看到了”这句话标志着抗议视频被删除后的一片空白,这句话可能会变得很有力量。或者在校园里抗议的学生可以举起一张白纸,他们会大声疾呼。”

许多记录抗议活动的帖子已经在虚拟专用网络 (VPN) 的帮助下跳过了中国的防火长城,并在 Twitter 和 Instagram 等流行的西方平台上分享,这些平台在中国被正式禁止。

“北京似乎正在使用基于关键词审查中国社交媒体的相同策略——然而,越过防火长城的信息量绝对值得注意,”First Draft News 的副主编 Stevie Zhang 说,这是一个非利润致力于打击在线错误信息,告诉半岛电视台。

张说,互联网用户在帖子被删除前截屏,然后互相分享或发布在西方社交媒体上,以此来逃避审查。在某些情况下,帖子已经通过 Twitter 截图绕了一圈回到中国。

张说,其他用户已经开始使用看似无关和未经审查的短语来表达他们的感受,使用“重复‘好’、‘做得好’或‘赢’作为一种讽刺或消极攻击的方式来强调中国人无法发表任何形式的批评。”

使用委婉语是中国网民逃避政府审查的常用策略,通常使用缩写和同音异义词来代替禁用词。在 2018 年中国的“我也是”运动期间,在原始标签被禁止后,许多互联网用户在“米兔”标签下发帖——用普通话大声说出来听起来像“我也是”。

这一次,中国的审查人员还注意到在 Twitter 等西方平台上传播的信息量,最近几天,机器人和亲政府账户充斥着色情内容和性工作者广告。

自从自称为言论自由绝对主义者的埃隆马斯克上个月接管社交媒体平台以来,Twitter 已经因裁员和辞职而失去了数千名员工。员工外流包括许多负责适度和错误信息政策的员工,包括该平台的整个人权团队,马斯克在以 440 亿美元收购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后的几天内解雇了该团队。

中国的 COVID 抗议活动发生之际,该国正在努力应对迄今为止最多的病例,推动了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在内的大城市的新一波封锁和行动自由限制。卫生当局周日报告了 40,347 例新感染病例,这是连续第五个单日记录。

自 8 月 10 日以来,自 8 月 10 日以来,乌鲁木齐的居民一直生活在严厉的限制之下,据信这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持续封锁,这是最近抗议活动的发源地。

3 月底和 4 月初,上海为期五天的“断路器”封锁延长至两个月,引发了食品短缺和罕见的公众不满情绪。

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坚持“零 COVID”政策的国家,该政策旨在不惜一切代价遏制病毒的爆发。该战略依赖于封锁、边境管制和大规模检测,与其他地方相比,病例和死亡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印俄石油交易也在损害美元

以美国为首的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已经开始削弱美元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长达数十年的主导地位,因为与印度——俄罗斯最大的海运原油出口——的大多数交易都以其他货币结算。

沃尔玛,Target 开放劳动节,而 Costco 关闭

预计美国人将通过烧烤、旅行和购买烤架、庭院家具和清仓降价来庆祝劳动节。

中国降低贷款基准以重振步履蹒跚的经济

随着北京加大力度重振因房地产危机和 COVID-19 案件死灰复燃而陷入困境的经济,中国已降低基准贷款利率并大幅降低抵押贷款参考利率,增加了上周的宽松措施。

“冒充他人的物品是非法的”

最高法院裁定,贸易商通过使用相同或容易混淆的相似商标、名称或外观来冒充他人的商品是非法的。 “由于任何人都无权将自己的商品伪装成他人的商品,因此商家通过使用相同或容易混淆的相似标记、名称或外观将自己的商品伪装成他人的商品是违法的,” 法官 Syed Mansoor Ali Shah 撰写了一份长达 13 页的判决书。 Shah 法官正在听取有关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