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院拒绝就智利-玻利维亚河流争端作出裁决

国际法院 (ICJ) 拒绝就锡拉拉河的国际争端作出裁决,锡拉拉河是引发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紧张局势的几个与水有关的问题之一。

智利正处于历史性的、长达 13 年的大规模干旱之中,玻利维亚也同样经历着干旱,因为拉尼娜天气条件连续第三年返回该地区,导致降雨不足。

但在周四的判决中,总部设在海牙的联合国法院表示,两国似乎同意根据国际法将该河流定为“国际水道”。

法官们敦促南美邻国在围绕边境水道的问题上共同努力,称“共享资源只能通过合作来保护”。

关于锡拉拉河的争端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当时玻利维亚外交部向智利发表声明称,锡拉拉河“缺乏河流的任何特征,更不用说连续流域的国际河流了”。

玻利维亚政府反而将锡拉拉描述为湿地,起源于边界玻利维亚一侧的泉水。它断言水流是通过“人工增强”的渠道和排水机制产生的。

在一张政府发布的照片​​中,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在锡拉拉泉水上泼水,周围环绕着支持者

2016 年 6 月,在玻利维亚表示将对使用其水域收费后,智利提起诉讼,要求国际法院宣布锡拉拉河为国际航道,争端升级。

边境智利一侧的采矿作业部分依赖于流经阿塔卡马沙漠的锡拉拉河水域,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

“由于政治、经济、主权和历史等潜在问题,锡拉拉已成为世界上水文政治最脆弱的盆地之一,”一份 2007 年联合国报告援引锡拉拉在智利铜矿开采行业的用途时说。

但玻利维亚提出反诉,声称智利“非法”取用了锡拉拉河的水。它还声称对在锡拉拉河一侧建造的渠道和排水机制拥有主权,要求法院承认其有权要求对通过这些人工渠道输送的任何水进行赔偿。

“他们偷了我们的水,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邻居,”时任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 (Evo Morales) 在 2016 年表示。

但在长达六年的诉讼过程中,法官们发现“玻利维亚在口头诉讼中承认锡拉拉水域完全符合习惯国际法规定的国际水道”。

国际法院——解决国家间争端的联合国法院——的判决还表示,国际法适用于河流上“自然流动”和“人工增强”的地表水流。

由于“双方就锡拉拉河的法律地位达成一致”,法院宣布法官无需就此事作出裁决。

“今天法院的判决很可能令当事方感到意外,尤其是申请人 [智利]。事实上,它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法官彼得通卡在裁决随附的声明中写道。

“这项判决将在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什么有用的作用,如果有的话,还有待观察。”

玻利维亚于 1978 年与智利断交,此前玻利维亚出海口谈判失败。近一个世纪前,在所谓的太平洋战争期间,智利成为内陆国,当时智利击败了秘鲁和玻利维亚,获得了两国边界上有争议的领土。

出海口问题一直是玻利维亚人的一个长期问题,玻利维亚人于 2013 年就此问题对智利提起国际诉讼。国际法院于 2018 年做出了对智利有利的​​裁决。

两国在共用劳卡河的使用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劳卡河发源于智利,注入玻利维亚的科伊帕萨湖。

周四,智利总统加布里埃尔·博里奇 (Gabriel Boric) 对国际法院对锡拉拉 (Silala) 案的裁决表示赞赏,并在总统府告诉记者,“智利向法院寻求司法确定性,并得到了它。”

与此同时,玻利维亚外交部长罗赫利奥·梅塔发表声明称,“关于锡拉拉河水域的性质和用途的争议已经结束。”

“从现在开始,根据裁决,玻利维亚将行使对锡拉拉河水域的权利,”他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