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表示将向乌克兰派遣数十辆布拉德利装甲战车,以支持基辅击退入侵的俄罗斯军队。

预计交付总量约为 50 台,是白宫周五宣布的超过 30 亿美元的乌克兰军事援助计划的一部分,华盛顿称这是迄今为止对基辅的最大援助计划。

根据国务院上个月的一份声明,美国在 2022 年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 219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除了布拉德利车辆外,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表示,新的一揽子计划预计将包括防地雷伏击保护轻型车辆 (MRAP) 和其他运兵车、地对空导弹、弹药和自卫车。推进榴弹炮。

就在德国承诺向乌克兰派遣装甲车之际,法国本周早些时候也发表了类似声明。

乌克兰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重型武器,包括坦克,以协助其行动。西方国家一直不愿派遣他们,理由是担心进一步卷入战争或激怒俄罗斯。

但是乌克兰人已经建立了势头,西方国家一直在扩大他们发送给他们的武器。

周四,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宣布,他的国家还将提供 40 辆装甲车,称为 Marders。在与美国总统拜登的联合声明中。

那么,什么是布拉德利战车?
布拉德利是一种履带式中型装甲车,配备一门 25 毫米火炮。
它以二战期间指挥美国军队的一位美国将军的名字命名,由三名机组人员操作,根据版本的不同,可以在战场上携带七名士兵。
除了安装在炮塔上的火炮外,它还可以携带管射、光学跟踪、无线制导 (TOW) 导弹发射器,可以摧毁坦克——这使它获得了“坦克杀手”的绰号。
据美国陆军称,该车辆由 BAE Systems 制造,重约 36 吨,行驶速度约为 61 公里/小时(38 英里/小时)。
它与德国和法国将发送的有什么不同吗?
法国已承诺提供一种名为 AMX-10 RC 的类似装甲车。这种轮式高机动装甲侦察车配备一门 105 毫米火炮,最多可搭载四人。
德国将在 3 月底前向乌克兰派遣约 40 辆 Marder 步兵战车。履带式 Marder 通常配备一门 20 毫米火炮,三名乘员组,可以携带五到六个人参加战斗。一些 Marders 携带米兰反坦克武器。
布拉德利一家什么时候抵达乌克兰?
如果海运,行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
如果美国在欧洲的布拉德利被送到乌克兰,时间会短得多。
乌克兰人将需要接受如何操作这些车辆的培训。

乌克兰为什么要他们?
乌克兰可以将布拉德利号上的“坦克杀手”TOW 导弹与自己的坦克结合使用,作为“机械化联合武器”小组的一部分,乌克兰人将在未来几周内接受先进的战斗战术训练。
接下来会出现重型坦克吗?
目前还不清楚。虽然乌克兰要求获得 M1 艾布拉姆斯等先进坦克,但北约一直不愿派遣它们,因为担心这会进一步升级战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苏格兰性别改革:首相称英国审视法律是合理的

Rishi Sunak 表示,英国政府审查苏格兰改革使人们更容易改变性别是“完全合理的”。 苏格兰议会投票决定降低人们可以申请将其法定性别更改为 16 岁的年龄,并取消对医疗诊断的需要。 但这引发了与担心妇女和儿童安全的英国政府的冲突。 尼古拉·斯特金领导的苏格兰政府表示将与阻止它的企图作斗争。 周四,苏格兰议会 (MSP) 成员以 86…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斐洛里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图/新华社)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习近平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意义,以及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图。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也不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 习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去年巴厘岛会晤时,美方表示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这次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一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希望两国做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 三是共同推进互利合作。中美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既包括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双方要充分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机制,开展禁毒、司法执法、人工智能、科技等领域合作。 四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麻烦离不开大国合作。中美应该做表率,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双方提出的倡议要彼此开放,也可以协调对接,形成合力。 五是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要增加两国直航航班、促进旅游合作、扩大地方交往、加强教育合作,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

创造视觉魔法; DIDI 信息图表设计研讨会

创造力、设计和艺术是创造杰作的一些基础。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设计出具有影响力且持久的东西是当务之急。 7 月 26 日,迪拜设计与创新学院举办了“设计信息图表”研讨会。 这是一个互动研讨会,由院长兼副院长 Hani Asfour 主持。 在整个研讨会期间,我们参与了多项合作活动,例如为即将灭绝的长颈鹿设计信息图表,扭曲地图以了解设计如何影响感知,以及我个人最喜欢的约翰·斯诺博士如何帮助识别和解决霍乱疫情 伦敦。…

从中老铁路看中巴铁路的远景展望

中国和老挝的高速列车已经建成近两年了。可能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这条铁路。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老挝段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中老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 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使用中国设备。从2010年4月中老签订关于铁路合作的备忘,到于2016年12月全线动工,最终于2021年12月正式开通,这期间整整11年的时间,在中老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建成了这条时速160公里,长度近415公里的铁路。这条铁路建成后,老挝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并促进了老挝与周边泰国、柬埔寨、越南的连接和贸易发展,进而极大地推动老挝的经济发展。中老铁路开通后,更极大地提升了两国之间的跨境运输能力与服务质量,比如中老铁路货运的运输成本下降至原来的40%至50%。虽然中老铁路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然而中老铁路的建成对我国和老挝均意义重大,益处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