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质量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在许多国家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和加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表示,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构建人类共享社区的国际合作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平台。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方秋臣表示,由于经济复苏和疫情影响减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盟国家今年基础设施建设略有回升。
在早前由协会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2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中,综合评分从去年的113上升到今年的114,原因很多,包括全球经济复苏和影响方说,大流行正在消退。
报告称,东盟成员国发展势头良好,在亚欧非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名列前茅。
方说,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和持续改善的政治营商环境使东盟国家在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该指数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和其他五个葡语国家。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周五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已与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 150 多个伙伴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他说,该联盟正在努力加强政策对话和联合研究,并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方说,随着世界许多地区希望在 COVID-19 下重振经济,基础设施行业可以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抓住更多机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促进基础设施改善跨境连通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
风险管理
然而,报告称,基础设施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推进国际合作,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上个月表示,一些国家不愿在发展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只想破坏“一带一路”合作。
“事实充分证明,他们的行为纯属政治动机,严重毒化了国际合作气氛,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张说,“一带一路”始终以发展为导向,始终坚持高标准、可持续、以人为本。
世界银行估计,“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使全球 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并使 3200 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根据该指数报告,印度尼西亚以 131 分位居各个经济体的首位,菲律宾以 129 分紧随其后,马来西亚以 127 分位列其后。
报告称,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接受调查的71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7个国家和地区表示已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包括连接云南省省会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的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文表示,绿色能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了新动力。
报告称,今年接受调查的 71 个国家中有 19 个表示已启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巴西的风电场和印度尼西亚的 Mentarang Induk 水电站等项目为 BRI 可再生能源发展树立了榜样。